2.放鹽的最佳時間。用大豆油和菜籽油炒菜,為了減少蔬菜中維生素的損失,壹般要炒熟後再放鹽;用花生油炒菜,因為花生油容易被黃曲黴汙染,先放鹽炒鍋,可以大大降低黃曲黴毒素;用肉油炒菜時,可以先放壹半鹽去除肉油中殘留的有機氯農藥,再放另壹半鹽;做肉菜的時候,為了讓肉變嫩,最好炒到八成熟的時候放鹽。還可以避免湯太多,不易快速煮熟,蔬菜品質陳舊,碘鹽中碘流失等問題。
3.炒菜時放味精的最佳時間壹般應在菜快熟時或剛熟時加入,因為菜的溫度約為70 ~ 90℃,是味精溶解的最佳溫度,鮮味最濃;相反,在高溫下添加時,當溫度超過120℃時,味精中的谷氨酰胺鈉會變成焦谷氨酰胺鈉,既沒有鮮味,也沒有壹定的毒性。
4.糖炒糖醋魚、糖醋蔬菜等放糖的最佳時間。,要先放糖,再放鹽,否則鹽的“脫水”作用會促使菜裏的蛋白質凝固,不放糖就“吃”,造成外甜內淡。
5、放料酒的最佳時間炒鍋內溫度最高時,加入料酒容易使酒蒸發,去除食物中的腥味。
6.放醬油的最佳時間。長時間高溫用鍋煮醬油會破壞其營養成分,失去鮮味。所以,做菜前要放醬油。
7.炒菜時放醋的最佳時機,如果在炒菜後加入少許醋,可以減少蔬菜中維生素C的損失,促進鈣、磷、鐵等礦物質成分的溶出,提高菜肴的營養價值和人體的吸收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