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ì
基本字義:
冀是壹個漢字,讀作jì,本意是指希望、期望,也指州名,是指古九州之壹的冀州。《國語·魯語》和《史記·孝武紀》有記載。
繁體字:冀,部首:八,拼音:jì
筆畫:16,結構:上中下結構
首尾分解:北異,部件分解:爿匕田八,異體字:?翼_
擴展資料
筆順:
組詞解釋:
1、冀方[jìfāng]古泛指中原地區。
2、榮冀[róngjì]謂對榮華富貴的欲望。
3、冀馬[jìmǎ]古冀州之北所產的馬,亦泛指馬。
4、冀幸[jìxìng]見“冀幸”。
5、企冀[qǐjì]企望。
冀讀ji還是yi
河北簡稱冀讀jì。
“冀”這個漢字,從北,從“異”,“異”亦聲。“北”指“北方”、“中原之北”。“異”意為“***有的田地”。“北”與“異”聯合起來表示“中原之北的由農民和牧民***同擁有和經營的田地”。
相傳上古時期,黃帝劃野分州,冀為“九州”之壹;大禹治水,重新劃分“九州”,冀為“九州之首”。河北省的簡稱“冀”便來源於此。
行政區劃
全省面積18.88萬平方千米,轄石家莊、唐山、秦皇島、邯鄲、邢臺、保定、張家口、承德、滄州、廊坊、衡水11個設區市。
167個縣,其中,49個市轄區、21個縣級市、91個縣、6個自治縣。
2254個鄉鎮,其中,310個街道、1248個鎮、654個鄉、41個民族鄉、1個區公所。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河北
冀的讀音
冀只有壹個讀音:jì,聲母j,韻母i,聲調4
部首八部,部外筆畫14畫,總筆畫16畫
五筆UXLW,倉頡LPWTC
1、希望:冀求。
2、中國河北省的別稱。
3、姓。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河冀[héjì]
古指黃河流域冀州壹帶。
2、幸冀[xìngjì]
希望;希求。
3、冀馬[jìmǎ]
古冀州之北所產的馬,亦泛指馬。
4、僥冀[yáojì]
僥望。
5、冀盼[jìpàn]
滿懷希望的盼望,有點類似與靜候佳音的意思。
湖北簡稱為什麽叫鄂怎麽讀
鄂是湖北的別稱,並不是武漢的,鄂的讀音是è。
鄂è
部首:阝
筆畫:11
基本釋義:
1、湖北的別稱。湖北省,簡稱“鄂”,中華人民***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武漢。地處中國中部地區,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陜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
2、姓。滿族正黃旗皇室姓,原姓愛新覺羅,後改為鄂。
3、古同“諤”,正直的話。
4、古同“愕”,驚訝。
5、古同“萼”,花托。
6、邊界。
擴展資料:
相關組詞:
1、鄂博[èbó]
基本釋義
蒙古語obuga、oboo譯音。意為石堆。遊牧民族地區用土石壘成高堆,插上旗桿,作為路標或界標,叫做“鄂博”。有些用作界限的山河,也叫“鄂博”。
2、鄂棣?[èdì]
基本釋義:以“鄂棣”比喻兄弟。鄂,通“萼”。
3、鄂申?[èshēn]
基本釋義:唐開國名臣鄂國公尉遲敬德、申國公高士廉的並稱。
4、_鄂?[bāoè]
基本釋義:亦作“褒鄂”。唐褒國公、鄂國公的並稱。
5、鄂王?[èwáng]
基本釋義:宋抗金名將嶽飛冤死後,孝宗詔復原官,寧宗嘉定四年追封鄂王。
鄂豫皖讀音
省份簡稱
鄂[è]-湖北簡稱
豫[yù]-河南簡稱
皖[wǎn]-安徽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