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與此同時地大物博的我國吃的可不少,對於吃貨來說根本停不下來啊
北京烤鴨
北京烤鴨,是北京全聚德烤鴨店的名食,它以色澤紅潤,入口鮮嫩,口味醇厚,肥而不膩的特色,被譽為北京第壹美味,名聲享譽海內外。
上海糟田螺
上海糟田螺是用個大肥美、肉頭厚實的安徽屯溪產的龍眼田螺為原料,進店後先用清水養兩天,使其吐凈泥沙,然後再放入鍋內,加上茴香、桂皮等煮較長時間。最後將燒好的田螺放上陳年香糟,糟制而成。這種糟田螺呈褐灰色,肉質鮮嫩,汁鹵醇厚。
廣州白雲豬手
廣州白雲豬手這道歷史名菜還有壹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古時候,廣州白雲山有座寺廟,寺廟後有壹股清泉,那泉水甘甜,長流不息。寺廟有個小和尚,調皮又饞嘴,從小喜歡吃豬肉。出家後,他先打雜為和尚煮飯。有壹天,他趁師父外出,偷偷到集市買了些最便宜的豬手,正準備下鍋煮食。突然,師父回來,小和尚慌忙將豬手扔到寺廟後的清泉坑裏。過了幾天,總算盼到師父又外出了,他趕緊到山泉將那些豬手撈上來,卻發現壹個奇怪的現象,這些豬手不但沒有腐臭,而且更白凈。小和尚將豬手放在鍋裏,再添些糖和白醋壹起煲。熟後拿來壹嘗,這些豬手不肥不膩,又爽又甜,美味可口。小和尚又驚又喜,此後他不但自己開了葷,引得其他和尚也破了戒齋。後來,白雲豬手傳到民間,人們如法炮制,流傳至今,成了廣州最具特色的名菜。
深圳紅燒乳鴿
乳鴿皮脆肉嫩,滑而多汁。濠江海鮮舫非常註重選材,只選取壹斤以上的鴿子。用醬汁鹵過後油炸,火候控制得特別好,20年來壹直是當地的經典菜。
南京小籠包
吃小籠包講究湯汁,做的時候要把高湯凝成透明的固體膠質,切碎了拌在裏面,熱氣壹蒸,就全化成了湯水。好的小籠包皮薄如紙,提來提去還不帶破的。小心翼翼地提出來,放在醋碗裏,對準上面壹吸,鮮美的湯汁就進了肚了。不過不能著急,不然會燙著,然後再慢慢享用裏面的內容。所以南京人吃小籠包又有歌謠,"輕輕移,慢慢提,先開窗,後喝湯"。
湖北沔陽三蒸
沔陽三蒸是湖北沔陽(今仙桃市)的漢族傳統名菜之壹,屬於湖北菜系,此菜鮮嫩軟糯;原滋原味;清淡;綿軟。是湖北美食中的壹顆明珠,在中國名菜系中占有重要的壹席之地。沔陽人民愛吃蒸菜,有"無菜不蒸"的食俗,被稱為蒸菜之鄉。
重慶老火鍋
重慶火鍋,又稱為毛肚火鍋或麻辣火鍋,是中國傳統飲食方式,起源於明末清初的重慶嘉陵江畔、朝天門等碼頭船工纖夫的粗放餐飲方式,原料主要是牛毛肚、豬黃喉、鴨腸、牛血旺等。
天津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是壹道由面粉、豬肉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小吃,始創於公元1858年(清朝鹹豐年間),為“天津三絕”之首,是中華老字號之壹。狗不理包子的面、餡選料精細,制作工藝嚴格,外形美觀,特別是包子褶花勻稱,每個包子都不少於15個褶。
狗不理包子特點是:選料精良、皮薄餡大、口味醇香、鮮嫩適口、肥而不膩。
青島大蝦
青島盛產海鮮,但近近“青島天價大蝦事件”,使遊客對青島失去了好印象。
濟南九轉大腸
九轉大腸原名為紅燒大腸,是山東省濟南市傳統名菜。清朝光緒初年,由濟南九華林酒樓店主首創。將豬大腸經水焯後油炸,再灌入十多種作料,用微火爆制而成。成菜後,酸、甜、香、辣、鹹五味俱全,色澤紅潤,質地軟嫩。
南京秦淮八絕
所謂“秦淮八絕”,指南京八家小吃館的十六道名點:魁光閣的五香茶葉蛋、五香豆;永和園的蟹殼黃燒餅、開洋幹絲;奇芳閣的鴨油酥燒餅、麻油幹絲;六鳳居的蔥油餅、豆腐腦兒;奇芳閣的什錦菜包、雞絲面;蔣有記的牛肉鍋貼、牛肉湯;瞻園面館的薄皮包餃、紅湯爆魚面;蓮湖糕團店的五色小糕、桂花夾心小元宵。
蘇州碧螺蝦仁
碧螺蝦仁是江蘇蘇州傳統名菜,屬於蘇菜系。主要以蝦仁主料,巧用碧螺春作配料,成菜具有茶香味鮮、清淡爽口、色澤素雅的特點。蝦仁色如白玉,茶葉綴於其中,入口帶有清新的茶香,鮮嫩彈牙,且透著點甘甜。
蘭州拉面
蘭州牛肉拉面,又稱蘭州清湯牛肉面,是“中國十大面條”之壹,是甘肅省蘭州地區的風味小吃。它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和“壹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壹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面條黃亮),贏得了國內乃至全世界顧客的好評。並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三大中式快餐之壹,得到美譽“中華第壹面”。
新疆烤羊肉串
新疆烤羊肉串是新疆民族特色的風味小吃,色澤醬黃油亮,肉質鮮嫩軟脆,味道麻辣醇香,獨具特別風味。
西安回民粉蒸肉
做好的粉蒸肉蓋上被子小火噓著。顧客來了老板用小鏟子鏟上壹碟,配上大蒜和茶,對於自稱是“老陜”的陜西人來說,別提有多香了。
太原醬肘花
太原醬肘花是山西太原市特色傳統名菜之壹。此菜系將肘肉卷壓纏捆,鹵醬成熟後切片冷食,因橫斷面有雲波狀花紋,故稱纏花雲夢肉,俗稱為“醬肘花”。醬肘花當屬老字號“福記六味齋醬肘雞鴨店”制作的最好,因其選料嚴格,加工精細,保持了歷史傳統工藝和風味,所制的醬肘花有獨到之處,醬肘花色澤漂亮、氣味馥郁、皮嫩肉爛、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香而味長,是老百姓合家團聚、佐餐下酒的佳品之壹。
石家莊白肉血腸
白肉血腸選料考究、制作精細、調料味美;白肉肥而不膩、肉爛醇香、血腸明亮、鮮美細嫩;配以韭菜花、腐乳、辣椒油、蒜泥等佐料,更加醇香四溢,鮮嫩爽口。
保定驢肉火燒
驢肉火燒是壹種華北地區極為流行的傳統小吃,起源於保定。廣泛流傳於冀中平原,鹵好的驢肉伴著老湯汁加入酥脆的火燒裏面。作為河北省餐飲文化中心和冀菜發源地的保定,驢肉火燒經過勤勞的河北人民不斷地發展和推廣,終於使驢肉火燒聞名大江南北。在華北地區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驢肉火燒的店鋪,完全融入了當地居民的生活之中。另外河北河間也有類似名稱食物,不過做法和味道卻大不相同,最直觀的區別在於保定的驢肉火燒是圓的,而河間的驢肉火燒是長方形的。據《史書記載》驢肉火燒源於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河北保定,現在遍布燕趙大地。
除此,還有新疆大盤雞、北京驢打滾、老北京炸醬面、武漢熱幹面等小吃,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