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又名洋芋、洋芋頭、紅薯、洋芋、土豆、洋芋等。是世界上第四大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水稻和玉米。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公元前8000年至5000年在秘魯南部已有種植。
中國人吃土豆的歷史比較短,直到地理的發現和新航路的開辟才“由西向東傳播”,逐漸進入中國人的食譜。根據各種資料可以得出結論,中國栽培馬鈴薯起源於歐洲,是歐洲馬鈴薯的後裔。土豆首先被引入中國。由於外形與傳統芋頭相似,也來自地下,所以人們將其視為芋頭的壹種,按照煮芋頭的方式蒸或煮。
馬鈴薯形態特征簡介
土豆的上部莖呈菱形,有毛。馬鈴薯的初生葉簡單完整。隨著植株的生長,逐漸形成奇數、不等長的羽狀復葉。小葉常大小交替,長10 ~ 20厘米;葉柄長約2.5 ~ 5厘米;小葉,6 ~ 8對,卵圓形至長圓形,最大的可達長6厘米,寬3.2厘米,最小的長寬小於1厘米,先端尖,基部稍不等長,全緣。
兩面白色蓬松,每邊側脈6 ~ 7條,先端微彎,葉柄長約1 ~ 8 mm。馬鈴薯是頂生傘房花序,花白色或藍紫色;花萼鐘狀,直徑約65438±0厘米,外面稀疏,5裂,裂片披針形,先端長漸尖。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