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唐代煎茶是誰發明的

唐代煎茶是誰發明的

唐代煎茶是陸羽發明的。

所謂的煎茶法指的是陸羽在其著作《茶經》中所記載的壹種創造性的茶葉烹煎方法。煎茶法主要是將經過炙烤的茶餅碾羅成末,等到煮水開始沸騰的時候將碾好的茶末投入其中,並且同時不斷地加以攪拌,直到茶湯完全沸騰後停止,這與煮茶法茶葉的投放方法是有所不同的。

在煮茶法中,茶葉投入冷水、熱水中均可,需經較長時間的煮熬之後才能夠停止。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炙茶、碾茶、羅茶、煎茶(包括投茶和攪拌)等是煎茶法的主要程序。這種煎茶法在唐詩中多有描述,尤其是在唐朝的中晚期,煎茶法十分盛行。

煎茶的器具

1、茶釜:煎制茶湯,推薦淺色系陶瓷(需耐火)或銀鐵,不建議用銅制,容量1500m及以上。

2、茶爐:為煎茶提供熱量,以碳爐電陶爐(功率1500W及以上)為佳。

3、蓋置:置放茶釜的蓋子,推薦木質或竹制。

4、茶勺:調水或盛茶湯,陶瓷銀錫為佳,每勺受50ml。

5、茶則:量取茶粉,金屬或竹制、實用為上。

6、勺承:置放茶勺和茶則,推薦木質或竹制。

7、茶漏:過濾茶湯中的浮末,漏網不可過細也不可過粗。

8、公杯:分茶用,300ml及以上。

9、茶巾:茶道師凈手,方形。

10、香杯:聞茶湯香氣、壹對,30ml以上。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煎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