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看看繪本《獾的食物》。看看這只獾。他滿腦子都是五顏六色的食物,又大又紅的蘋果,紅白相間的蘿蔔,巨型的土豆,但臉上卻是不開心。
獾為什麽不高興?因為他厭倦了家常菜,所以他渴望換換口味,享受壹頓真正美味的飯菜。
是不是像家裏的孩子?坐在滿是食物的桌子前,卻喊著“不好吃,我要吃麥當勞。”
那麽,獾想要什麽樣的美食呢?獾的奇思妙想真的讓人哭笑不得不管是麻辣沙拉做的鼴鼠卷,芝士醬做的老鼠漢堡,還是熱芝士做的兔子香蕉冰淇淋,哪壹個不是他的奇思妙想?哪個不是他的壹廂情願?於是他壹次次失手,餓得能吃下壹匹馬。
說到馬,馬來了,看起來脾氣不好。他踢開了獾。獾還在不切實際地做夢,讓它回到山洞,回到現實生活。
鼴鼠、老鼠、兔子,這些本可以是他的美味佳肴,壹個個從獾的手中逃脫,壹個個得到了好位置。這個地方是獾洞,裏面有美味的蘋果、蘿蔔、土豆和蟲子。
當獾慶幸自己還有很多好吃的東西時,他發現了地上的殘渣和鼴鼠、老鼠、兔子留下的紙條。這對獾是壹個巨大的打擊。原來,這三位不速之客,其實就是他們失去的三頓美味。
獾的《美食》給了我們壹個啟示:我們永遠不要對身邊常見的美好事物視而不見。如果我們都要等到失去的時候,才意識到他們的珍貴,豈不是太晚了?
這個故事很耐人尋味,正好應驗了壹句老話“福無雙至”。有些家長會刻意安排孩子接受“吃苦”教育,讓孩子通過親身體驗來體會生活的艱辛。
孩子不想吃的時候,不要吃。記住,不要給他零食。第二頓或者第三頓的時候,他壹定會覺得家裏的菜真的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