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壹日,蘇軾被貶黃州,為的副使。他自己耕地,所以稱此地為“東坡居士”。這就是“東坡肉”的由來。
在黃州期間,他親自烹制紅燒肉,並將自己的經歷寫成《吃肉詩》。蘇軾在徐州、黃州做的紅燒肉,只在當地有影響,在全國並不知名。真正聞名全國的紅燒肉,是蘇軾第二次在杭州時的“東坡肉”。
宋哲宗元佑四年(1089)元月三日,蘇軾來到闊別十五年的杭州任周知。元佑第五年五六月間,浙西普降暴雨,太湖泛濫,大面積農作物被淹。因為蘇軾及早采取了有效措施,浙西人民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他組織民工疏浚西湖,築堤架橋,讓西湖煥然壹新。
杭州人民非常感謝蘇軾的這壹善舉。每個人都稱贊他是壹個聰明的官員。聽說他在徐州、黃州的時候最喜歡吃豬肉,所以過年的時候大家都扛著豬,扛著酒給他拜年。
蘇軾收到後,指示家人將肉切成丁,燒得又紅又脆,再分發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大家吃了之後都很驚訝,把他送來的肉都親切地稱為“東坡肉”。
外部評估:
1956年,東坡肉被列入杭州36道名菜。2021年7月入選四川省省級天府旅遊美食候選名單。
2015,65438年2月,在湖北省烹飪飯店行業協會第六次代表大會上,黃岡6道地方名菜被認定為湖北名菜、中國名菜。其中包括黃州東坡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