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北京同仁堂歷史上有哪些好人好事?

北京同仁堂歷史上有哪些好人好事?

同仁堂對藥物的炮制非常講究,有自己獨特的經營之道。他們給自己打廣告,做壹些公益事業。

在清朝,每年二月在北京挖溝渠。挖溝的時候,整個城市臭氣熏天,汙泥成堆。如果行人走路不小心,他們會掉進汙泥堆裏,弄得臭泥滿身都是。

為此,每當挖溝的時候,同仁堂都會派人在挖溝的地方掛燈,引導行人。白紗燈上寫著“同仁堂”四個字,既方便了夜間行人,又讓人對同仁堂印象深刻。

還有,清朝的時候,進士在北京考。北京也是順天府官邸所在地,省考也在北京舉行。每當有考試,並取得了省級考試後,來自全國各地的人聚集在北京,住在自己的大廳。

同仁堂趁著這個機會,派人帶了壹些安全的預防感冒、幫助消化、擺脫水土不服的藥,給參加考試的人服用。這種送藥和宣傳的方式讓考生們非常感動,也讓“同仁堂”的名字傳遍了全國。

老北京有許多窮人。冬天來了,北風呼嘯,窮人衣衫襤褸,饑腸轆轆。這非常困難。每年冬天,同仁堂都會在前門磨房、珠市口、崇文門磁器口、崇義門和時嘉胡同開設粥廠,向窮人施舍。

在舊社會,人們註重用黃土蒙臉,埋葬棺材。富人很容易得到杉木和柏木的好棺材,但窮人連飯都吃不上,更不用說買棺材。針對這種情況,同仁堂也積極伸出援手。凡是證明自己確實買不起棺材的,同仁堂都可以免費提供,不需要任何繁瑣的手續。同仁堂的這些做法,讓貧困群眾非常感激。

北平淪陷期間,日本商人試圖控制同仁堂,他們派人向樂師索要股份。當時主管同仁堂事務的樂大壹先生,為人剛正不阿。他認為這不是同仁堂樂師的事,而是關系到國家利益,所以斷然拒絕了日方的入股要求。

1939年夏天,日本產的開胃菜“任丹”很受歡迎。為了抵制日貨,同仁堂通過努力終於制成了“六神丸”,對患有咽喉疾病的人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特效。這種藥在各方面都超過“任丹”。日本商人想高價買六神丸的配方,樂師也是。

同仁堂壹直秉承“同修仁者,友善,奉獻”的座右銘。* * *奉獻愛心拯救世界健康。“經歷了340多年的風風雨雨,同仁堂這個金字招牌已經融入了中醫的壹部分,在未來的歲月裏,它必將在中醫的花園裏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