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豆類含有哪些營養成分?它含有脂肪嗎?經常吃會胖嗎?

豆類含有哪些營養成分?它含有脂肪嗎?經常吃會胖嗎?

豆類的營養與資源

1,營養價值分析豆類包括大豆和食用豆類(蠶豆、豌豆、綠豆、紅小豆等。).其中大豆約占我國豆類總產量的75%-80%。相比較而言,大豆是現有作物中蛋白質含量最高、品質最好、發展潛力最大的。東北主產區蛋白質含量壹般為37%-40%,黃淮地區為39%-42%,部分優良品種可達45%,甚至48%以上。食用豆類的蛋白質含量大多在20%-30%之間,最高可達34%以上。

從氨基酸組成來說,大豆蛋白也很理想。人體不能合成但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八種氨基酸稱為“必需氨基酸”,包括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蛋氨酸和纈氨酸。大豆富含蛋氨酸,尤其是賴氨酸,每克蛋白質含63.4毫克,比小麥粉高1.4倍,略低於蛋清(69.8毫克)和牛肉(79.4毫克)。這種氨基酸含量豐富、成分全面的蛋白質,稱為優質蛋白質。眾所周知,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和組織的非常重要的物質,是生命的“存在方式”。許多與生命有關的活性物質,如酶、抗體、激素等,主要由蛋白質組成。人體的代謝活動、生理功能、抗病能力、酸堿度調節、體液平衡、遺傳信息傳遞等都與蛋白質密切相關。從這個意義上說,大豆是人們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食物。

衡量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可以比較幾個數值:第壹,全蛋、人乳、牛肉、魚肉的氨基酸評分為100,而大豆為74,高於大米(66.5)、小米(63)、全麥(53)、玉米(49.1)。這表明大豆蛋白的效價接近動物蛋白的效價。二、蛋白質的生物價格全蛋白65,438+000,普通幹大豆57,熟大豆64。雖然低於雞蛋(94)、牛奶(85)、大米(76)、豬肉(74)、小麥(67),但加工後其生物價格明顯提高,如豆腐為65-69。第三,蛋白質的消化率為雞蛋98%,肉類92%-94%,大米82%,面包79%,豆漿86.3%,豆腐92%-96%,分離蛋白97%。這些都說明大豆尤其是加工豆制品的營養價值非常突出。

大豆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具有優良的油脂品質。不飽和脂肪酸占80%以上,人體必需的亞油酸平均含量達到50.8%。大豆油在人體內的消化率高達97.5%,並能防止膽固醇在血管內沈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特別是大豆脂肪中含有1.8%-3.2%的磷脂,能降低血液膽固醇含量和血液粘度,促進脂肪吸收,有助於預防脂肪肝和控制體重,並具有溶解脂褐素(老年斑)、促進腺體分泌等多種功能,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註,被譽為“劃時代的營養補充食品”。

大豆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據中國農業科學院分析測試中心分析,磷、鉀、鈣、鐵、錳、鋅、銅、硼等9種元素* * *占籽粒幹重的2.7%,尤其是鈣,為0.23%,是鈣的重要來源。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來,大豆某些抗營養因子的研究取得了新的進展。如大豆皂甙對高血壓、肥胖患者有明顯療效,還能抗炎、抗潰瘍、抗過敏,提高人體免疫力。目前,各國都在開展應用皂苷防治艾滋病的實驗研究。此外,大豆異黃酮和胰蛋白酶抑制劑的功效研究也在深入開展。這從壹個側面反映了大豆在醫學上的應用前景。食用豆的營養價值和大豆差不多。

綜上所述,我們完全有理由將豆類和豆制品視為“人類健康的朋友”。

2.中國大豆資源分析。因此,無論是農家品種、野生品種還是栽培品種,中國都擁有最豐富的大豆品種資源,令世界矚目和贊嘆。

從飼料蛋白轉化為動物蛋白的轉化率來看,牛奶為25%-38%,雞蛋為25%-31%,肉雞為31%,而豬肉和牛肉分別只有12%-15%和6%-10%。種植1畝大豆生產的蛋白質可供1人使用370天,而1畝玉米只有120天,豬肉生產只有21天。因此,人們直接利用豆類的優質蛋白比將其轉化為動物蛋白更經濟有效。對於人口眾多、耕地短缺的中國來說,綜合開發利用豆類資源是必由之路。

然而,目前中國大豆產量波動較大且滯後。1994是大豆的豐收年,中國人均大豆產量只有13.4公斤。如果轉換成蛋白質的產量,中國的人均大豆產量只有4.8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低3.8公斤,僅相當於巴西的16%,美國的165438+。

根據1992的全國營養調查,我國標準人年均幹豆及豆制品消費量僅為1.20 kg,來自豆類的蛋白質比例僅為5.1%。全國蛋白質日平均攝入量為68g,為推薦推薦膳食供給量(RDA)的90.3%,而農村居民僅分別攝入64.3g和85.9%。為了解決蛋白質攝入不足、質量不高的問題,迫切需要大力發展豆制品加工。壹方面,要改進中國居民喜歡的各種傳統豆制品,如豆腐、豆皮、豆漿、豆豉、腐乳等。另壹方面,積極開發大豆粉、組織蛋白、濃縮蛋白、分離蛋白和各種大豆油產品等新產品。

豆制品的利用

根據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的研究,簡要介紹當量大豆食品的換算方法和幾種豆制品菜肴的制作。

1,相當於大豆食品換算

用大豆可以加工制作成千上萬種食物,可以滿足不同人的需求,而且風味各異,百吃不厭。如果每天吃50克豆類或相應的豆制品,可以顯著提高優質蛋白質的攝入水平。

為方便換算,下面列出了八種最常見的大豆及其產品的數量:

1,大豆25g2北豆腐100g;3南(嫩)豆腐150g;4.豆腐絲、豆腐幹各50克;5.油豆腐30克;6.腐竹20克;7.黃豆粉25克;8.豆漿400g(豆:水= 1: 8)。

雖然上述食物的數量不同,但每種都可以提供9克蛋白質、4克脂肪和90千卡熱量,居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換算食用。

2.幾種常見豆制品菜肴的原料、用量及營養成分。

(1)自制豆腐原料:豆腐150g,瘦肉片25g,黃花菜2g,木耳,幹辣椒,少許蔥姜末,醬油5g,鹽,少許味精,食用油10g。

營養成分(粗略值):熱能257大卡,蛋白質17克,脂肪18克,鈣430毫克。

(2)砂鍋豆腐原料:豆腐100g,瘦豬肉或雞肉50g,火腿10g,海米幹5g,玉蘭花片10g,香菇1,鹽2g,味精少許。

營養:熱能208大卡,蛋白質20g,脂肪11g,鈣305mg,膽固醇45mg。

(3)紅燒雞絲原料:熟雞胸肉40g,白豆腐幹80g,65438+鹽0.2g,料酒、面粉、雞湯適量,雞油2g。

營養:熱能205千卡,蛋白質26克,脂肪9克,鈣99毫克,膽固醇60毫克。

(4)豬骨黃豆湯原料:豬骨500克,黃豆50克,蔥少許,鹽適量,味精少許。

營養:熱能52千卡,蛋白質5克,脂肪3克,鈣45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