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變的真正原因是什麽?
1.當時的國際國內環境與皖南事變的發生(1)國際形勢的變化是皖南事變發生的重要原因。1940左右的國際形勢對國民黨更有利。日本方面,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為了加緊“南進”計劃,轉而對國民黨采取“政治勸降,軍事打擊為輔”的戰略方針。就英國而言,1940年強硬派丘吉爾上臺。為了維護英國在世界上的殖民利益,英國的外交政策開始由綏靖轉向強硬。英國為了維護自身在亞太地區的利益,為了建立“大東亞榮耀圈”,必然會與日本發生沖突。為了遏制日本的“南進”,英國極力拉攏蔣介石,贊助中國抗戰。對美國來說,它在遠東的摩擦隨著日本的“南進”越來越大,也是為了維護自己在遠東的利益。美國也加強了對該國政府的援助。對蘇聯來說,增加對蔣介石政府的援助,會在中國戰場上引起日本更多的註意,牽制其大量兵力,使其不至於兩面受敵。國際拉攏讓“蔣介石覺得自己社會地位飆升,得意忘形,仿佛歷史給了他解決* * *產黨問題的難得機會”。這更加堅定了蔣介石發動皖南事變的決心。(2)國民黨不能容忍新四軍在敵後發展是皖南事變的最直接原因,皖南事變是蔣介石長期發動的,目的是削弱* * *產黨的影響。1937 Xi安談判期間,國民黨始終沒有放棄控制、整編、削弱南方紅軍遊擊隊的圖謀,采取了壹系列政治措施,但都事與願違。從1938年到65438+10月,新四軍正式成立後,到1940年底,取得了蔣、淮、賀、韓之間的廣大領土,建立了皖中、皖東、皖東北、蘇南、蘇中、蘇北、河南、江蘇、皖南的根據地。這對於堅持華中抗日,進壹步發展和壯大人民革命力量,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2.當時,* * *生產黨內的危機和矛盾以及皖南事變的發生。皖南事變的最終爆發,不可否認是國民黨反* *,但* * *產黨內部的壹些問題和新四軍軍部潛在的危機,也為皖南事變的發生埋下了種子。(壹)新四軍小生產者的家長制和小偏見嚴重;新四軍軍部小生產者嚴重的家長制、固有的封建習氣和小偏見也是皖南事變的原因之壹。(2)新四軍官副關系沒有處理好,新四軍內部領導人的分歧與皖南事變的最終爆發有關。抗日戰爭爆發後,* * *生產者黨與國民黨達成協議,將紅軍第二十八軍和中國紅軍遊擊隊改編為新四軍,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從自身條件來看,葉翔的伴侶應該是壹個完美的組合。但由於種種原因,兩者之間存在差異,以至於兩者結合的優勢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3)黨中央對形勢的認識不清* * *黨的產黨原則是黨指揮槍,地方服從中央,這就決定了黨中央對時局的分析和預測,也必然影響新四軍對時局的分析和判斷,從而影響新四軍的方針政策。[3]黃橋戰役後,中國* * *產黨對形勢的估計轉為悲觀,對黑暗形勢的估計過於嚴重,擔心蔣介石有投降之心,開始擬定對時局的應對方案。(4)中國* * *北移的時機和路線選擇不對。1.北移的時機不合適。早在1940、10、19年,何和白崇禧就要求我把黃河以南至老黃河以北的八路軍、新四軍全部以他們的“_電”轉給朱。〔3〕為了緩和中國與蔣介石的矛盾,中國決定在皖南讓步,同意將長江以南的新四軍轉移到江北。資料來源:文遠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