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中藥。
別名臭柏葉、沙地柏葉、臭柏葉。
英文名PlatycladiCacumen
側柏屬植物側柏的枝葉。
植物形態的常青樹。樹皮薄,裂成條狀;枝密,小枝扁平,鱗片狀葉對生,雌雄同株,去年短枝頂端有花生。球果卵圓形、卵圓形,初綠,肉質,被白色粉末覆蓋,成熟後暗褐色,木質,開放;4對種鱗,平,頂端近頂端向下彎曲,中間有1 ~ 2粒種子;種子無翅或成脊狀。花期4-5月,球果6月成熟。
產地分布廣,多為栽培。主產於山東、河南、河北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采收,陰幹。
藥材特征藥材的莖枝多分枝,小枝扁平。葉小有鱗,對生,貼小枝,深綠色到黃綠色。易碎易斷。氣息清香,味道苦澀,微辛辣。
味道寒、苦、澀。歸肺經、肝經、脾經。
功效與作用:涼血、止血、生發烏發。屬於涼血止血藥的範疇。
臨床應用劑量6 ~ 12g,水煎服。可用於治療吐血、鼻出血、咯血、便血、崩漏、血熱脫發、頭發早白。
藥理研究明顯縮短了出血時間和抗凝時間;對呼吸系統有止咳、祛痰、平喘的作用;病原微生物;冷靜下來;在離體兔耳中能輕微降低血壓,擴張血管。它仍然可以放松孤立的腸道。藥理實驗表明,熱水提取物1g/kg腹腔註射,對小鼠切尾損傷有止血作用。
化學成分包括揮發油、黃酮類、蠟類、脂肪酸、揮發性物質等化學成分。其中有α-側柏葉、側柏葉、茴香、蒎烯、雪松黃酮等成分。
禁止長期服用壹劑以上,容易導致胃部和手腕不適,食欲不振。
配伍處方
①治百日咳:側柏葉15 ~ 21g,百部9g,沙參9g,冰糖燉服。(《福建藥理學》)
(2)治風痹:取側柏葉取汁,與曲米釀酒。(《白燁白酒簡編》)
③乳癰的治療:側柏葉爛如糖,搗爛敷乳癰比蒲公英好。(生草藥精要)
④治療流行性腮腺炎:側柏葉適量,洗凈搗碎,與雞蛋清混合敷泥,每日換藥兩次。(中草藥簡單處方匯編)
⑤治吐血:側柏葉90克,幹姜90克,艾條三把。要服三味,取五升水,壹升木通汁,壹起煮,取壹升,不同溫度服用。(《金匱要略》中的白燁湯)
⑥腎盂腎炎血尿的治療:側柏葉9克,薺菜24克,仙鶴草15克,淡竹葉9克。用水煎服。(《福建藥理學》)
⑦血淋的治療:側柏葉、蓮藕節、車前草均分,三味合服,取汁,益而效之。(《醫學的真實故事》)
特定功效
1,涼血止血
側柏葉性苦寒,善清血熱,味澀,收斂止血。可用於治療各種出血性疾病,炭炒後止血效果會明顯增強,尤其適用於治療各種血熱出血。
2、化痰止咳
側柏葉的苦味能止瀉,寒性能清熱入肺經,故有清肺熱、化痰止咳的功效。適用於肺熱咳嗽,痰粘。
3、生發黑發
側柏葉性寒,能入血祛風,有生發烏發之效,可用於治療血熱早白、脫發。
4.祛腫毒
側柏葉味苦性寒,能止瀉,但質輕能散,寒能清熱,入肝脾二經,故能散腫毒。
5、抗菌抗病毒
側柏葉的醇提取物對白細胞的生命合成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可通過抑制5-脂氧合酶的活性和環氧化酶的成分而起到抗炎作用。
此外,側柏葉水煎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其醇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強於水煎液,對卡氏球菌、誌賀氏菌和白喉桿菌也有抑制作用。側柏葉提取物含有酚類物質,具有抗念珠菌活性。
6.祛痰平喘
側柏葉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明顯的祛痰作用。側柏葉醇沈後的部分對動物氣管平滑肌有舒張作用,並能部分阻斷乙酰膽堿的作用,提示其有平喘作用。
7.安靜
側柏葉水煎劑能顯著減少動物的自發漂浮,延長鎮靜劑的睡眠時間,但其鎮靜作用對嗎啡誘導的驚厥無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