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所有獨居的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早上從安靜的房間醒來,獨自去上班,晚上回到家,推開門,看到的是壹片黑暗。廚房大部分裝修好了,心情也不錯。我偶爾做飯。如果心情不好,可以壹個月不進廚房。
就做飯而言,壹個人總是很尷尬。做的再多,也做不完;做的少,又覺得懶得浪費時間和精力。有時候,我甚至覺得,吃飯只是我不得不完成的壹項任務。我從外賣小哥手裏接過拌飯,真誠地嘆了口氣:“謝謝外賣,它拯救了孤獨的人。”
這是我第壹次嘗試石鍋拌飯。當我看到它不是壹個石鍋時,我有點失望。拌飯裝在圓柱形的塑料盒裏。沸騰的米飯讓盒子裏充滿了蒸汽,盒子裏的東西看不清楚。反正我也不期待,只是完成吃飯的任務。像往常壹樣,我端著拌飯坐在窗邊,拿出手機準備打開手機裏緩存的美食視頻。
壹個人吃飯的時候習慣看美食視頻。眼睛盯著手機,壹邊機械地盲目往嘴裏送食物。看著手機裏的食物很好吃,就像有人在陪我吃壹樣,我也不那麽孤獨了。
當蓋子被揭開時,壹股微弱的熱氣冒了出來。拌飯出現的那壹刻,我的註意力還是被它吸引了。沒想到,壹份簡單的外賣可以做到如此精致。
雞絲、胡蘿蔔絲、香菇絲、生菜絲、豆芽,壹圈壹圈整齊的鋪在米飯上。菜的上方,放著壹個煎蛋,旁邊放著壹點泡菜和辣醬。整個拌飯很有規律,看起來不僅僅是壹種食物,更是壹件藝術品。
雞蛋煎得很嫩,蛋白滑白,蛋黃金黃。輕輕晃動飯盒,半熟的蛋黃會隨之晃動。
上壹次看到這麽好的煎蛋是去年春節在老家的時候。我媽總是喜歡把雞蛋煎到半熟,蛋黃保持液態,說這樣最有營養,最美味,取名為單面煎。壹開始不喜歡,覺得有貓膩。後來在母親的“威逼利誘”下,我逐漸養成了這種獨特的口味。
“真像個小太陽。”看著盒子裏的雞蛋,我想是的。
我拿起筷子,輕輕地戳蛋黃。粘稠的蛋黃液緩緩流出。用勺子將食物攪拌均勻,韓式辣醬的香氣也在不斷的翻騰攪拌中散發出來,讓人食指大動。我舀了壹勺拌飯放進嘴裏,慢慢咀嚼。蔬菜的新鮮和肉絲的嫩滑與糯米的柔軟相得益彰。
那種熟悉的蛋黃包飯的濃重味道,仿佛帶我回到了媽媽“強迫”我吃雞蛋的那些日子。辣醬給拌飯帶來了獨特的甜味。有些米飯,是用石鍋炒過的,吃壹口香脆可口。大口的吃著拌飯,我覺得幸福也不過如此。
我不知道手機裏的美食視頻什麽時候播放完了,因為我根本就沒在看。我只是專心的吃著面前的拌飯,完全忘記了壹個人的難過。
美食的魅力在於它的主觀性。我吃過無數次拌飯,只有這壹次讓我忘記了孤獨。
吃完最後壹口拌飯,我開心地放下勺子,滿意地嘆了口氣。
無論是獨自壹人,還是有人陪伴,在食物面前都能變得自由自在。可以無憂無慮,無拘無束的吃。壹頓滿意的飯後,所有的煩惱都放在壹邊。
這也是食物能給這個世界的最平等的治愈。
後來我壹直記得,就算再孤獨,也別忘了給自己做壹份拌飯。
在石鍋內壁刷壹層薄薄的油,將鍋底的白米飯壓實。把喜歡的蔬菜和肉切絲,碼在米飯上,用中火煮。加點泡菜和辣醬。
加壹份三分熟的單面煎的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