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也可以在互聯網上搜尋壹些教育孩子的良好方法。這些方法都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開拓他們的視野,促進他觀察與思考世界,從而有利於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早教方法:
1.培養手指靈活性
家長帶著寶寶做手指操,讓每個手指都可以充分運動起來。還可以叫寶寶去撿拾壹些細小的東西,也可以做壹些需要手指精細運動的小遊戲,如玩積木,這是最好的訓練手指靈敏度的方法。
2.訓練身體協調性
眼睛、雙手、雙腳、大腦等身體各個部位的協調壹致。當孩子學會走路,培養他的雙腳和身體之間的協調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具體的方法很多,比如扶孩子爬樓梯,帶孩子上野外遊玩等,都可以培養他身體與腿、腳的協調壹致。還可以給孩子玩各式玩具,通過玩具來培養眼睛與手的配合性。
3.培養運動能力
此時孩子可以獨立進行遊戲,還可以和同齡人完成壹個遊戲。在時間允許的條件下,父母多陪伴孩子壹起進行遊戲,帶著他做壹些全身的運動,如球類等。既鍛煉出壹付強健的體格,又能讓孩子變得更加敏捷和靈活。但是,這個年齡的孩子有比較嚴重的破壞欲望。被他們弄壞的玩具表面可能表面已經不再光滑,出現毛糙或尖角,很可能使孩子受傷。所以家長要時常檢查玩具是否安全。
4.玩沙子和膠泥以啟迪思維
大家兒時常有類似經歷。所以,當孩子去玩沙子或膠泥時也不要阻止他,相反,沙土含有的微量元素還有益於孩子的健康。父母可以教會他在沙土上作畫,或教他如何用沙土或膠泥去塑造壹些可愛的卡通形象。提醒大家,當孩子玩耍時記得及時給他洗手。
5.塗鴉以培養想象力
家長只需要給孩子提供紙筆,其他的任由它去發揮,畫什麽,怎麽畫,都隨他去好了。此時的他,只需要家長的鼓勵與贊美,並不需要家長教他該如何做畫。即使他在地板或墻上塗鴉,也不要指責或辱罵,因為這是他盡情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的表現。但是,有壹點需要家長朋友們註意,那就是尖銳的筆尖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所以平日需要把鋼筆、圓珠筆放在他夠不到的地方。
6.培養群體意識
群體意識乃是人之天性,合作也是人類社會的本能。父母要幫助孩子熟悉外部的世界,要鼓勵和培養孩子積極與同齡人相處,讓他懂的接納他人,學會和夥伴們***同完成遊戲,融入這個大集體中。
7.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什麽事情都想著去嘗試。所以不要隨意阻止孩子,相反要給予積極的引導,使他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最大的發揮。
8.養成較好的生活習慣
家長和孩子壹起進餐時,不要餵孩子食物,讓他自己吃。還要幫助他養成其他的良好習慣,如餐前便後洗手、按時作息等。要孩子學會自己穿脫衣服。如有可能,家長可以要求他自己洗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