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洛陽特色小吃有:糨糊面、不翻湯、新安方便面餃子、胡辣湯盤錦、烤雞牛肉、羊肉湯和丸子湯。
洛陽名菜“水席”源於洛陽,與其地理氣候有很大關系。
所謂“水席”有兩層意思:壹是所有熱菜都有湯——湯和水;第二,吃了壹道熱菜,撤了又上,像流水壹樣不斷更新。宴席共有24道菜,包括8道冷盤、4道大菜、8道中菜和4道壓菜,有冷有熱、有素有甜有鹹、有酸有辣。上菜的順序很優雅。先上八道涼菜作為開胃菜,每道菜是三塊葷菜,壹個***16樣;待客先喝三輪再上熱菜:先上四個大熱菜,每個大熱菜上兩個中國菜(也叫錫箔菜或調味菜),美其名曰“上菜入宮”;最後上了四個菜,包括壹個雞蛋湯,也叫福建湯,以示滿桌。洛陽水席在洛陽很常見,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餐館,但老城南大街附近幾家專營水席的“水席花園”最好。本地人並不是大店“真正與眾不同”的首選。
洛陽水席因其上菜程序如行雲流水,主菜皆有湯,故名“水席”。其特點是酸辣爽口。水席的上菜程序獨特而有趣:整個菜是***24道菜,從四道葷菜、四道素菜、八道涼菜開始,然後每三道口味相近的菜分四組依次上菜,俗稱“上菜”。第壹道大菜“洛陽燕菜”因其形狀而得名。事實上,它是由蘿蔔絲、雞絲、瘦肉和其他配菜制成,並用肉湯煨制而成。據說武則天嘗了贊不絕口,卻不知三月肉的滋味。第二道菜“全家福”,是用各種肉和蔬菜畫的。第三道菜是“蜜汁八寶飯”。最後壹道菜是酸辣雞蛋湯。其間,中餐菜品有“螺絲肉”、“紅燒全肘子”、“清燉全雞”、“霸王別姬”、“清蒸鵪鶉”。“蔡妍”代表春燕,預示著希望;“全家福”意在祝願賓客朋友家庭幸福吉祥;“八寶飯”包含了人們對五谷豐登的祈禱;雞蛋湯,俗稱“送客湯”,說明宴會接近尾聲,主人在祝客人壹路平安!洛陽水席可粗可細,簡單豐富,是老百姓的家常菜,可以精制成高級宴席。
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 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面條Noo它是把豆漿放在適當的溫度下,發酵變酸,然後放入鍋中加熱到80度左右,液面會有蘑菇狀的漿浴。
洛陽糊面制作簡單,成本低廉,味道鮮美,易於消化,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的喜愛,成為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地方名吃。
顏佳羊肉湯
顏佳羊肉湯已經傳了四代,有1500年的歷史了。第二代嚴順生對羊肉湯進行了創新,調料配置得當,湯汁更加鮮美。從此,閆氏羊肉湯在豫西城鄉聲名遠揚。
顏佳羊肉湯的特點是:用新鮮羊肉,當天用肉,當天宰羊;調料齊全,分量大。用辣椒代替花椒,鹹香適口,湯汁鮮美。
張家餛飩
張家餛飩,又名“馬蹄街餛飩”。由張旭創建,距今已有150年的歷史。1920年,張家餛飩第二代傳人張坤創新改良食材和品種,以白面雞、雞血、薄蛋餅、嚇仁、水粉條、榨菜為主要食材;用大油、花椒、醬油、雞湯、豬肉湯、陳醋等輔料,冬天配韭菜、大蔥,春天配嫩韭菜、香椿。由此,張家餛飩具有制作精細、味道鮮美、清香可口、酸辣可口的特點,並逐漸聞名於世。
尚記牛肉湯
尚記牛肉湯,由吳佳傑人經營了40多年。牛肉湯分甜、鹹兩種,特點是:鮮肉肥湯,滿滿的烹飪輔料,配以炒辣椒、蒜泥,味道特別鮮。洛陽人早上愛吃牛肉。拿饅頭泡,或者買湯回去泡。牛肉泡饅頭很多人都很驚訝。今天,牛肉是在早上,中午和晚上吃包子。
盤錦河燒雞
盤錦和燒雞在洛陽久負盛名。創始人潘根生,其子潘金河,1941創業。由於他獨特的風味和靈活的管理,他的生意興隆,遠近聞名。如今經營盤錦和燒雞的是錦和的兒子。
蔔凡堂
洛陽有120多年的歷史。創始人劉振聲。已經傳了三代,名叫劉胡蘭,已經70多歲了。配料“綠豆粉、胡椒粉、味精、醬油、醋、木耳、粉條、海帶、蝦皮、紫菜、韭菜、金珍、鹽。特點:口味純正,酸辣,油而不膩,別具壹格。
張記燒雞
玉樹園的張記燒雞是洛陽的後起之秀。創始人張新忠。他的兒子張鐵林在1962繼承了他父親的雄心,經營烤雞。張記燒雞現在是洛陽的名牌燒雞。河南日報、市場日報、洛陽日報65438-0982報道。
新安堂面餃
新安方便面餃子,有70多年的歷史,在隴海線上很有名。
新安方便面湯圓,以精制白粉為皮,豬的前肩後臀為主要餡,配以適量的蔥、韭菜、白菜、姜、白糖、料酒、地油、鹽、味精等。將面條加熱,搟成薄皮,包成月牙形的餃子,放入籠中蒸十分鐘。特點:皮薄如紙,色如玉,五味齊全,香而不膩。
辣椒湯
胡辣湯是洛陽特有的小吃,已有百年歷史。精心烹制,味道鮮美,經濟實惠,方便群眾,聞名城鄉。始於老城區,現在遍布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