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栽培紅豆杉應註意的問題
1.1冬季保護
在種植紅豆杉的過程中,壹定要註意壹些栽培事項,以保證紅豆杉的成活率。首先,幼苗在春節發芽,容易受到外界環境溫度的影響,導致幼苗凍傷。因此,春季進行苗木防凍保溫十分重要,春季寒潮結束後,要加強紅豆杉苗木的育肥管理,提高苗木的生長速度。
1.2溫度控制
紅豆杉屬喜陰喜濕植物,但在種子埋植和播種過程中要加強對苗木溫濕度的控制,防止苗木根腐病。另外,雨季播種幼苗時,要加大防洪措施的應用,提高成活率。
1.3高溫控制
隨著夏季氣溫的升高,當氣溫超過28℃時,要適當增加給紅豆杉幼苗澆水的次數,但要掌握好澆水量,以保證幼苗生長所需的水分,防止根腐病的發生。
2種子收集和加工
2.1種子采集
首先,紅豆杉的果實每年秋季采收,為紅豆杉的種植預留春季育苗的樹種。所以為了防止果實腐爛,需要加入少量草木灰和細沙,然後在水泥地面上揉搓,幫助其去除表面的紅色假種皮和果肉。
2.2種子的沙藏
收集的種子在加工時,需要用沙子儲存,以保證種子不會腐爛。先選取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預留的種子,然後用清水沖洗幹凈,再用濕沙按照1∶3的比例混合,然後將這些混合的樹木裝入編織袋,再選擇壹個排水背風的位置挖深坑,然後在溝底鋪上防水磚,將收集的浸泡過的樹木深埋。在掩埋的過程中,需要往編織袋裏放壹根塑料管。另外,要定期檢查樹種,防止黴變。
2.3種子發芽
第二年,在播期前15天,將沙藏中的種子取出,繼續用0.5%高錳酸鉀浸泡,然後用清水洗凈,置於室溫20℃的環境中,加速樹種發芽。在整個發芽過程中,要加強對樹種的翻動,保證發芽環境的通風和濕度在正常範圍內,直到種子開裂裸露後才能播種。
3.整地做床
3.1園地選擇和施肥
紅豆杉種子播種階段,要科學選擇苗圃,保證排水、營養、土壤質量滿足繁殖需要。因此,在選擇了繁殖的土地後,需要進行深耕和施肥,為種植的樹種提供營養。
3.2鋪床
整地時,需要將土層上的土分成寬1.2m、高20cm、寬0.4m的苗圃地,並在田埂周圍進行加固,以保證後期澆水的正常進行。
3.3播種
紅豆杉種子育苗有兩種播種方法。先把種子均勻地撒在地上,再蓋上壹些腐殖土,屬於播種。但通過開溝,然後在溝裏播種,屬於打井。紅豆杉樹種種植完成後,需要為其搭建遮陽棚,保證透明度,更好的控制外界溫度。
4苗木管理
4.1幼苗出土期
在外界環境的作用下,紅豆杉的幼苗會慢慢出土,兩片子葉出土後逐漸展開成真葉,側根長到地下後幼苗就能獨立獲得營養。這個時候壹定要註意紅豆杉的幼苗。首先要幫助壹些不能獨立出土的幼苗破土,然後將幼苗遮擋陽光,防止陽光直射致死。而且紅豆杉的芽呈弓形生長,所以當出現幹旱或雨後板結時,要及時噴水松土,防止幼苗大面積枯死。
4.2早期成長階段
當紅豆杉的幼苗開始獨立吸收養分時,其生長速度會大大加快,屬於幼苗生長的早期階段。因為此時的幼苗非常幼小,幼苗生長速度較慢,但側根生長較快。因此,必須預防幹旱、高溫或病蟲害等問題,以保護紅豆杉幼苗根系的健康發育。為了提高幼苗的抗病能力,可以適當比例噴施多菌靈或甲基硫菌靈進行病害防治。
4.3快速增長期
每年5-6月和8月初紅豆杉幼苗長勢旺盛時,要加強對紅豆杉幼苗的管理,保證生長過程中對各種水肥的需要,定期給幼苗澆水,保證肥料等生長營養的穩定。並加強苗木周圍的除草松土養護,合理使用各種肥料,促進紅豆杉苗木快速生長。
4.4生長後期
每年8月下旬,紅豆杉樹會停止生長,慢慢進入休眠期,這也屬於紅豆杉幼苗的煉苗期。隨著煉苗期的到來,幼苗開始產生頂芽,幼苗中的水分含量不斷降低,各種養分開始轉變為貯藏狀態。此時,幼苗的抗旱性和抗低溫能力得到加強。因此,在紅豆杉幼樹的管理中,應停止施肥,采取防寒越冬措施。
紅豆杉常見病蟲害的防治
紅豆杉種子育苗過程中壹些常見病蟲害的防治非常重要,是保證種子育苗成活率的重要保證之壹。首先,蚜蟲病的防治是紅豆杉的常見病之壹。如果選擇大棚育苗,大棚內的溫度必須控制在65438±08℃以上。紅豆杉的蚜蟲病壹般在冬季不會發生,但夏季室外溫度不超過38℃時,大棚內的紅豆杉幼苗已經開始繁殖蚜蟲。溫室內蚜蟲的發生特點以孤雌生殖為主,而溫室內周年繁殖伴隨著世代重疊。10%吡蟲啉乳劑壹般用於苗床防治紅豆杉幼苗蚜蟲病害。這種方法防治效果非常好,可以有效防治蚜蟲。其次,對於苗木播種後的病蟲害防治,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科學的處理方法,對種植的紅豆杉苗木的各種病蟲害進行綜合防治,提高苗木成活率。
綜上所述,由於紅豆杉是壹種非常稀有的育苗樹種,在紅豆杉種子育苗過程中,我們種植者壹定要熟練掌握紅豆杉種子育苗技術,更加註重育苗過程中的各項註意事項,才能保證紅豆杉幼苗的成活率和社會、經濟、生態效益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