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黃鱔與泥鰍套種高產技術要點

黃鱔與泥鰍套種高產技術要點

黃鱔和泥鰍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都是珍稀淡水魚中的極品。近年來,由於人為過度捕撈、農藥中毒、環境汙染等原因,天然野生鰻魚、泥鰍資源減少,市場供不應求。因此,發展黃鱔和泥鰍的人工養殖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配合飼料餵養黃鱔和泥鰍生長快,在黃鱔養殖池中套種泥鰍效益高。其高產栽培技術如下:

1.建壹個養殖池。

養殖黃鱔和泥鰍的池塘應避風、防曬,環境幽靜,水源方便。水泥池、土池均可,水庫、池塘、溝渠、河流也可采用網箱養殖。面積壹般20平米~ 100平米,太大了,不好管理。如果在水泥池中養殖黃鱔和泥鰍,必須在放苗前進行脫堿處理。如果鱔魚、泥鰍養在土塘裏,土要硬,池底要壓實。鰻魚塘的形狀取決於地形,池塘有方有圓。池塘深度為0.7 m ~ 1 m,無論是水泥池還是土池,池底都要填壹層厚度為30 cm的肥泥,以有機質多的肥泥為好,有利於鰻魚和泥鰍挖洞。修建池塘時,註意在進水口和溢流口安裝漁網,防止鱔魚和泥鰍出逃。放苗前10天左右用生石灰徹底消毒,放苗前3 ~ 4天排幹池水,註入新水。

2.選擇幼苗。

育苗是黃鱔和泥鰍養殖成功的關鍵。黃鱔苗種應為人工培育馴化的深黃色大黃鱔或金色小黃鱔,而不是雜色黃鱔苗和未經馴化的黃鱔苗。黃鱔苗的規格應為每公斤50 ~ 80尾。太小的話,攝食能力差,存活率低。放養密度壹般為每平方米1 kg ~ 1.5 kg。20天後將黃鱔以1∶10的比例放入泥鰍苗種中。泥鰍幼苗最好人工培育。

3.飼餵配合飼料。

首先安裝飼料臺,飼料臺可以是木質的,也可以是塑料的。面積根據水池的大小而定,水池在水面以下5厘米。前3天不投餵黃鱔苗,讓黃鱔適應環境,從第4天開始投餵。最好在每天晚上7點左右投餵,此時黃鱔的采食量最高。黃鱔以配合飼料飼養為主,適當飼餵壹些蚯蚓、田螺、黃粉蟲等。人工馴養的黃鱔、配合飼料、蚯蚓是其喜愛的飼料。配合飼料也可以自己配制,配方為:魚粉21%,餅粕19%,能量飼料37%,蚯蚓12%,礦物質1%,酵母5%,復合維生素2%,粘合劑3%。黃鱔人工培育苗種配合飼料投餵,投餵量為黃鱔體重的3% ~ 5%,投餵量為1 ~ 2次/天。采用定時定量原則,20克黃鱔苗壹年可長到200 ~ 300克,養殖效益高。泥鰍主要以黃鱔排出的糞便和池塘中無止境的黃鱔飼料為食。泥鰍自然繁殖快。當池塘中泥鰍的比例大於1: 10時,每天投餵壹次麩皮即可。

4.飼養管理。

生長季為4月至165438+10月,旺季為5月至9月。這期間的管理要做到“勤”和“細致”,即勤巡視泳池,勤管理,發現問題要迅速解決。仔細觀察池塘中黃鱔和泥鰍的生長狀態,以便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黃鱔和泥鰍的習性是白天臥,晚上出。保持水質新鮮,pH值在6.5-7.5之間,水位適宜。

5.預防疾病。

黃鱔壹旦患病,治療效果往往不理想。要防病第壹,治病要早,防重於治。不能相信“黃鱔不會生病”的說法。始終使用1ppm ~ 2ppm漂白粉在全池潑灑。在養殖池塘中套種泥鰍,還可以減少黃鱔的疾病,因為泥鰍喜歡在養殖池塘中上下活動,它也吃水體中的雜物,可以凈化水質,增加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