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陳勝》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陳勝》人物故事小傳

《陳勝》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陳勝》人物故事小傳

《陳勝》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陳勝》人物故事小傳

陳勝(公元前?—前208年),字涉,陽城(今安徽阜陽西北),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出身寒門,家庭貧苦,早年充當地主傭工。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被秦王朝征調至漁陽(今北京密雲西南)戍守,他與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吳廣被指定為屯長。隊伍行至蘄縣大澤鄉(今安徽宿縣西南),大雨連綿不絕,耽誤20余日,無法按期到達漁陽,按律當斬。陳勝遂與吳廣高舉“大楚”旗號,率役卒起義反秦,迅速攻占大澤鄉和蘄縣,爾後兵分兩路向東及西北方向發展。陳勝率主力連克铚(今安徽宿縣西南)、酂(今河南永城西)、譙(今安徽亳縣)、苦(今河南鹿邑)、柘(今河南柘城北)、陳(今河南睢陽等地)在陳縣建立“張楚”政權,自稱“陳王”。而後派兵西攻滎陽,進迫鹹陽。終因起義軍內部的分化瓦解和秦軍的殘酷鎮壓,陳勝兵敗,撤出陳縣。當年十二月,陳勝率軍撤至下城義(今安徽渦陽東南)時,被車夫莊賈暗殺。

〔正史〕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①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二世元年②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③九百人,屯大澤鄉④。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當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⑤,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⑥。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蔔。蔔者知其旨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蔔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並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弟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铚、酂、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⑦,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陳。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傑皆曰:“將軍身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

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

……

陳勝王凡六月。已為王,王陳。其故人嘗與傭耕者聞之,之陳,扣宮門曰:“吾欲見涉。”宮門令欲縛之。自辯數,乃置,不肯為通。陳王出,遮道而呼涉。陳王聞之,乃召見,載與俱歸。入宮,見殿屋帷帳,客曰:“夥頤!涉之為王沈沈者!”楚人謂多為夥,故天下傳之,夥涉為王,由陳涉始。客出入愈益發舒,言陳王故情。或說陳王曰:“客愚無知,顓妄言,輕威。”陳王斬之。諸陳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無親陳王者。陳王以朱房為中正,胡武為司過,主司群臣。諸將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輒自治之。陳王信用之。諸將以其故不親附,此其所以敗也。

陳勝雖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將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高祖時為陳涉置守冢三十家碭,至今血食。

《史記》卷四八

〔註 釋〕

①吳廣:字叔,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②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二世,即胡亥,秦始皇少子,公元前210—前207年在位。③漁陽:即今北京密雲西南。④大澤鄉:今安徽宿州東南。⑤等死:同樣是死。⑥扶蘇:秦始皇長子。⑦陳:今河南淮陽。

〔相關史料〕

綱 秋七月,楚人陳勝、吳廣起兵於蘄。勝自立為楚王,以廣為假王,擊滎陽。目 是時發閭左戍漁陽①者九百人,屯大澤鄉。陽城人陳勝、陽夏人吳廣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法皆斬。勝、廣因天下之愁怨,乃殺將尉,令徒屬曰:“公等皆失期當斬;假令毋斬,而戍死者固什六七。且壯士不死則已,死則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眾皆從之。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壇而盟,稱大楚。攻蘄,蘄下。行收兵,比至陳,卒數萬人,入據之。

大梁張耳、陳余詣門上謁,勝素聞其賢,大喜,豪傑父老請立勝為楚王,勝以問耳、余。耳、余曰:“秦為無道,暴虐百姓;將軍出萬死之計,為天下除殘也。今始至陳而王之,示天下私。願將軍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國後,自為樹黨,為秦益敵。敵多則力分,與眾則兵強。如此野無交兵,縣無守城,誅暴秦,據鹹陽,以令諸侯,則帝業成矣!”不聽,遂自立為王,號“張楚”。郡縣苦秦法,爭殺長吏以應之。

使從東方來,以反者聞,二世怒,下之吏。後至者曰:“群盜鼠竊狗偷,郡守、尉方捕逐,今盡得,不足憂也。”乃悅。勝以廣為假王,監諸將擊滎陽②。

綱 楚遣諸將徇趙、魏,以周文為將軍,將兵伐秦。至戲,秦遣少府章邯拒之,楚軍敗走。目 張耳、陳余復請奇兵略趙地。勝以所善陳人武臣為將軍,耳、余為校尉,予卒三千人徇趙。又令魏人周市徇魏。聞周文,陳之賢人,習兵,使西擊秦。武臣等收兵得數萬人,號武信君,下趙十余城。周文行收兵,卒數十萬,至戲,軍焉。二世乃大驚,遣少府章邯擊敗之,文走。

《綱鑒易知錄》卷八

〔註 釋〕

①漁陽:今北京密雲西南。②滎陽:今河南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