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苣在露地用種子直播,11月中旬刨收種根,每畝可產種根7000-8000個,軟化後產菊苣菜700-800公斤,菊苣的根部經過軟化囤植形成芽球菊苣菜,在歐美市場上頗受歡迎的高檔蔬菜,富含:鈣,鎂,磷,鐵,鉀等微量元素,豐富的胡蘿蔔素、V-C,還原糖,此外還含有具清肝利膽,開胃健脾的馬栗樹皮素,野萵苣苷,山萵苣素等,芽球菊苣做為奧運蔬菜首次北京上市,每公斤售價8-10元,畝收入達6000元以上。發展芽球菊苣菜,前景光明,技術光盤購種贈送。
菊苣的抗逆性極強,耐寒,株根在北京地區能露地越冬,夏季高溫長日照下抽薹開花,宜在氣候較涼爽地區栽培。收獲植根後,在黑暗的條件下軟化栽培,保持濕潤,溫度15-25℃時,約20-25天能形成白色芽球。
1. 整地、施基肥、做畦 宜選擇耕作層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根據地力情況,施入腐熟有機肥43000-75000g/公頃、長效三元復合肥750kg/公頃,平整土地。按南北走向做畦,做成寬70cm(連溝)、高15cm左右的龜背形畦。
2. 播種方法 菊苣宜春播直播,因為育苗移栽常因傷根而易形成歧根或彎根,須根增多,但由於其種子小,需要精細播種;條播 畝用種子300-400克,苗床壹定要暴曬消毒,噴灑辛硫磷,防止病蟲害危害幼苗,每穴撒入4-7粒種子,種子與細沙、土摻和後播種有利於苗勻,行株距20厘米左右即可,因種子小,淺開溝淺覆土,覆蓋土不宜太厚,以0.5cm以下為宜,在陰雨不斷的季節,直接將種子撒在土層表面,稍做覆蓋,即可保證正常發芽,每畝保株數16000株,能合理利用土地。直播時小高畦上播種兩行,行距25-30cm,穴距12-15cm,每穴3-4粒種子,播後蓋細土0.5cm。播種時選晴天,避免大雨拍苗。播種期如果遇上大雨天,應在雨後播種,或雨前搶播;播種後扣地膜,出苗後即劃開地膜,3-4片真葉時定苗,定苗株距15cm,地膜覆蓋能減少雜草生長及保肥保水,有利肉質根的生長。出苗前,澆水保濕,防止土壤板結(大暴雨過後土地很容易板結,嚴重影響芽率)。
3.大田管理 出苗期如遇高溫季節,要加強管理,視天氣情況進行澆水,改善田間小氣候,及時查苗補缺。出苗後約20天,看苗情追施氮肥1-2次,並進行中耕松土除草,封壟前追施復合肥1次,每公頃用復合肥300-450kg。灌溉以“見幹見濕”為原則。播種後約90天,植株肉質根已形成,要控制澆水,進行葉面施肥,用0.3%磷酸二氫鉀噴灑葉面1-2次,促使養分向根部運轉,增加根部的幹物質含量,以利下階段的貯藏和軟化栽培。
4. 根株的收獲 菊苣植株經栽培110-120天,形成充實的內質根,即可收獲。收獲時要盡量將根群全部挖起,不留斷根在土中。根株收獲要在晴天進行,大面積收獲時,挖根後連葉簇壹起於畦邊排放整齊,看天氣情況晾曬2-3天,清除個別抽薹的植株,然後在田間垛成圓堆。堆垛時將根部朝內、葉朝外放,保護根部不受凍傷,以便有較充分的時間在田間整理植根。根株的整理方法:在根冠上約6cm處切除葉叢,掰掉外部的黃葉、爛葉,把大小根分別堆放,然後運至冷涼處貯存備用。整理時要註意根株上的葉茬不宜過長或過短,留得過長,貯存時易發生腐爛傷及株根;留得過短易切傷生長點而不能形成合格的商品芽球。整修和貯運工作務必在嚴寒前完成,切勿使根株受凍害,否則在軟化栽培時會因根株凍傷腐爛而失收。
5. 貯藏庫或窖的管理 溫度控制在0℃、空氣相對濕度95%以上時,可貯存6個月。若用矽橡膠氣調包裝袋包裝,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