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飯煲的誕生,省去了很多媽媽的煩惱。
它的出現徹底解放了大家的雙手和時間。不僅可以提前預約,而且蒸出來的米飯口感也比較軟。
但問題是,每次回父母家,都像考古壹樣。其實那些超齡的家電都刻著無數歲月。
尤其是和妳年齡接近的電飯煲,內膽已經明顯劃傷,甚至煮飯的時候會粘鍋,但父母就是不願意更換。
甚至理直氣壯地向他們解釋,他們給出的回應——與其扔掉他們,不如扔掉妳。
不過話說回來,這些內膽有劃痕的電飯煲安全嗎?
電飯煲,有致癌風險嗎?
之所以有電飯煲致癌的傳言,主要是因為電飯煲內膽上有壹層很薄的塗層,叫做“特氟隆”,特氟隆塗層的成分就是聚四氟乙烯。
它需要在聚合下生成聚四氟乙烯,而用來促進聚合的溶劑是全氟辛酸,臨床上簡稱C8。
早在2017,世衛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就將該物質列為2B類致癌物。
不僅是電飯煲,不粘鍋也被傳言會致癌,都是因為C8。
當PTFE被均勻地塗覆在鍋內膽上時,需要更復雜的烘烤和加工。當C8再次高溫烘烤時,這種成分其實已經揮發了。
其實現在的電飯煲很少用C8。
相關研究表明,聚四氟乙烯是壹種非常穩定的物質,只有溫度超過260℃才會產生化學反應。
更重要的是,其實早在2011年底,我國生產電飯煲和不粘鍋的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突破。
事實上,有資質的廠家生產的電飯煲已經放棄了C8這種物質,而是選擇了替代品Gen-X..所以,只要買到合格的電飯煲,完全沒有必要擔心會致癌。
要知道,我們日常做飯的最高溫度只有200℃左右,就算有C8也不會釋放出來。
我們真正需要擔心的是,舊電飯煲會有健康隱患。
和家裏的不粘鍋壹樣,常見的電飯煲內膽也是不粘塗層,多為聚四氟乙烯材質,俗稱鐵氟龍。
壹旦內膽被劃傷,這些特氟隆就會和食物混在壹起。當然,也沒必要恐慌。目前聚四氟乙烯已經無汙染,正常情況下聚四氟乙烯沒有毒性。
但問題是,如果刮花了塗層,最大的問題是電飯煲的不粘性能下降,導致清洗難度增加。越嚴重,洗的過程越難刷,導致塗層脫落越嚴重,經常出現粘鍋現象。
此外,粘鍋可能會使食物容易燒焦,還可能導致壹種致癌物質——丙烯酰胺。
同時塗層被劃傷,電飯煲內膽的基材鋁合金也會裸露出來。如果塗層脫落,繼續烹飪,鋁可能會溶解。
如果父母經常用電飯鍋做酸辣湯、糖醋排骨,會更容易溶出鋁,導致鋁攝入過多,影響骨骼和神經系統健康。
爸爸媽媽,及時弄個新電飯煲!
與其過分擔心電飯煲致癌的謠言,不如學會保護自己的電飯煲。
比如上米飯最好不要用金屬鍋鏟,以免刮傷表面塗層。
比如清洗時不要用鋼珠、鋼刷等物體,不要直接在電飯煲裏淘米,煮飯時避免過熱。
如果電飯煲用了壹段時間,不僅會影響米飯的口感,而且對身體也沒有好處。
這種情況就要盡快停用,換壹個新的電飯煲。在選購電飯煲時,壹定要註意其資質,盡量選擇品牌產品。
看完這篇文章,記得轉發給壹個相親相愛的家庭。我相信妳爸媽看完不會把妳移出群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