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盆地
塔裏木盆地
塔裏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盆地。它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被天山、昆侖山、阿爾金山環繞,呈菱形,面積56萬平方公裏。盆地的自然景觀可分為四種類型:邊緣的戈壁灘厚1000多米,地表為2至3米厚的礫石層,不能蓄水,地面貧瘠;邊緣綠洲帶由疏勒、莎車、阿克蘇、和田、庫車等100多個綠洲組成。灌溉農業發達,不僅盛產小麥、玉米、水稻等糧食作物,還是優質棉花高產穩產區。中國中部的塔克拉瑪幹沙漠面積30多萬平方公裏,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沙漠。羅布泊東部的“湖盆”地區大部分是由鹽殼組成的,還有許多風蝕丫蛋地貌。
塔裏木河是盆地最大的河流,也是中國最長的內陸河。由於晝夜溫差大,塔裏木盆地成為中國著名的“瓜果之鄉”,盛產著名的庫爾勒香梨、庫車白杏、阿圖什無花果、葉城石榴、和田紅葡萄。
準噶爾盆地
準噶爾盆地是中國第二大盆地,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被阿爾泰山、西準噶爾山和天山環繞,呈三角形,面積38萬平方公裏。盆地的南部邊緣是新開墾的農業區。發源於山區的河流有冰川融雪補給,水量變化穩定,保證了農業用水。種植小麥、玉米、水稻、棉花、甜菜,也是世界上棉花種植的最北界限。在盆地的中部,有廣闊的草原和沙漠,其中壹些被灌木和草本植物覆蓋。除額爾齊斯河流入北冰洋外,瑪納斯、烏倫古河等多條內陸河流流入盆地,形成瑪納斯湖等湖泊。準噶爾盆地蘊藏著豐富的石油、煤炭和各種金屬礦藏。西部的克拉瑪依是中國著名的油田,北部的阿爾泰山盛產黃金。
柴達木盆地
柴達木盆地是中國第三大盆地,也是中國最高的盆地。它位於青海省西北部,被阿爾金山、祁連山和昆侖山環繞。略呈三角形,面積25.5萬平方公裏。盆地西部有許多低矮的山脈和大片流動的沙丘;東南部有黃土狀物質,依靠地下水發展灌溉農業;發源於周圍山脈的河流在盆地中部匯聚,形成許多湖泊和沼澤,多為鹹水湖或鹽湖;湖的周圍是壹片鹽堿平原,“柴達木”在蒙古語中是“鹽澤”的意思。察爾汗鹽湖是中國最大的鹽湖,面積4704.8平方公裏,鹽層最厚15米,儲鹽量約250億噸。有31公裏貫穿盆地南北的道路建在鹽殼上,當地也有用鹽塊建造的房屋。除了鹽,盆地中部還有煤礦、鉛鋅礦和石油,昆侖山北麓還發現了鐵礦和有色金屬礦,所以柴達木盆地又被稱為“聚寶盆”。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是中國第四大盆地,位於四川省東部、重慶市西部,被大涼山、邛崍山、大巴山、巫山、大樓山環繞,略呈圓形,面積約20萬平方公裏。
盆地西部是成都平原,地勢低平,由岷江和沱江攜帶的泥沙沖積而成,土壤肥沃,農業發達。是四川盆地的重要糧倉,自古被稱為“天府之國”。盆地東部多低山丘陵,其中華鎣山為盆地最高點,海拔1800米。盆地中部為房山丘陵,主要由紫色砂巖和頁巖組成。它有很高的自然肥力,適合種植多種作物和經濟樹木。四川盆地盛產大米、小麥、油菜等農產品和甜橙、龍眼、荔枝等水果,還蘊藏著煤、石油、天然氣、鹽、硫等礦產。它是中國西南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以前四川盆地對外交通不便,據說難於上青天。現在,有成渝、寶成、成昆、川黔、湘粵等長江水道的鐵路,也有通往中國各大城市的航線,與外界相通。重慶和成都已經成為中國西南地區重要的經濟和交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