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姐壹定是臥底”,“不,小宇是……”
伴隨著遊戲《誰是臥底》的笑聲和桌上已經漸漸涼了的食物。夜,就這樣悄悄地加深了又加深。直到大家都打了個哈欠,不得不卸下壹天的疲勞,才壹起起身轉向黑夜。
我們壹群人走在景區的巷子裏。此時,景區早已失去了白天的熱鬧,只有幾家店鋪還在做著壹天最後的忙碌。屋檐上壹盞又壹盞的景觀燈,讓夜晚變得五彩繽紛,像是偶然穿越進了壹個童話王國,夢幻而美好。
我把手伸進衣服口袋,邊走邊擡頭看著城市裏難得壹見的星空。像白天的天空,有星星的點綴,多了幾分深藍。這樣的夜晚真好,冷得幹凈;沈默中有溫暖。
“小白姐,壹起去吧,妳不要總是壹個人,妳多寂寞啊,是不是?”說完他的話,壹向乖巧又充滿嬰兒音的我,就把胳膊摟在懷裏。
“沒聽說自古英雄寂寞嗎?我是壹個英雄,我必須時刻保持我孤獨的風格。”我笑著回應。
“哎呀,小妹妹,妳今天有點飄。”邊上的金鑫附和,然後大家妳壹言我壹語,我又開始漫無邊際了。
新輝的話不是空穴來風。今天好像是我進公司以來和他們聊的最多的壹天,也是玩的最開心的壹天。平日裏壹直習慣在工作中獨來獨往,可能他們心裏有壹些我融入不了的猜測。
如果事情無法改變,不如接受。
這個周末應該和武大的壹些朋友壹起欣賞櫻花,參觀黃鶴樓或者去兵馬俑所在的Xi安。可惜武漢比較合適的票幾周前就賣光了,訂票的Xi安也因為公司臨時改期無法請假而受阻。
退票的時候,心裏開始充滿了怨恨。直到離家前的最後壹刻,我還在想,我只是打算偶爾出去壹次,會有突然的變化。
專車上擁擠的座位讓人感到不愉快。進入景區後,由於行政人員沒有協調好,午餐和酒店入住之間有幾個小時的距離。在同事們時不時的抱怨中,本來就不愉快的心情就像是蒙上了壹層厚厚的塵霧。
工作上的搭檔王姐叫我陪她出去曬太陽,也正合我意。冰冷的酒店大堂夾雜著同事的抱怨,總是讓人很不舒服,無論是出差還是公司的團建。
我們背起背包,在景區門口轉了壹個小彎,壹邊等著酒店的入住時間。風有點冷,不過還好,陽光很美,很飽滿。
最後入住後帶上了必要的水,我們在提示半自由活動半任務的旅程中向景區出發了。
雖然任務是在景點打卡,但是完成與否就沒那麽重要了。現在人都出來了,軍令早就不管了。
和大家走在壹起,看著那些模仿河流南風的小橋流水,似乎緊繃的心隨著緩慢的步伐輕輕舒展開來。空氣中的寒冷時不時被風傳遞,卻阻擋不了眼前的風景帶來的喜悅。
人就應該壹直這樣。負面情緒來了,總有出口。有時候可以和朋友聊聊天,有時候可以用風景來平復心情。
風景的美醜似乎只在壹瞬間。對明代心學大家王陽明與友人對話的思考:
在我來之前,朋友圈裏壹些人偶爾的“打卡”並沒有打動我,只有風景很正常。更何況人造風景有什麽好看的?我沒去過江南,也沒想到這裏會有什麽“花”,等著我的到來,卻突然明白了色彩。但來到這裏,我感覺這明明是壹個很悠閑的地方。
3.走走停停的古城
走過永順染坊,愛拍照的同事們迫不及待地舉起相機。沒興趣的同事只看門口。200多年來我壹直對這些不尋常的東西很好奇。雖然我沒見過布料怎麽漂白染色,怎麽做成那種顏色,但是光是看著晾布場上的成品布,就已經覺得是壹件很神奇的事情了。長長的窗簾隨風飄動,讓人想起電視劇和江南裏的染坊。
有遊客說,永順染坊創建於1900,創始人是古北口本地人,名叫張聚奎。小時候在老家學過染色,對染料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後來學成歸來,開了這個“永順染坊”。因為制作技術好,壹度在北京小有名氣。
不知道遊客說的是真是假。但是看著眼前的幕布,我開始後悔自己沒有提前做好功課,讓自己多了解壹下這裏的人文。
沿著巷子走到下壹個景點,壹路上看到墻角或者井蓋上有些畫,有的是可愛的兔子,有的是狐貍。在這古色古香的景觀中,突然出現的這壹幅幅五彩繽紛的畫,總感覺與風景不壹樣,但後來我想,即使在醫學上,也有必要發展“中西醫結合”。景點為什麽不能古色古香的有點俏皮?
恰巧不遠處的井蓋旁有人在用鋼筆畫畫,他便走近仔細觀察。看著那些熟悉的工具和未完成的作品,我問畫家:“妳畫得真好。妳以前學過。”“嗯,是的,我之前學過壹段時間。”
當然,我知道他們已經學會了。問這種廢話,盯著別人看半天壹句話不說,就是奇怪。
走過長長的巷子,看到半山腰的小禮拜堂,幾個人懶洋洋地走向下壹個景點。這些著名的景點相距並不是很遠,但是對於平日不常運動的我們來說,還是有些小困難的。
來到“貞元鏢局”前,手機關註鏈家查看小程序,介紹鏢局:
每次走過壹個歷史感很強的地方,總會覺得很驚艷。好像在壹百年前,我看著那些老掉牙的物件,總會幻想曾經在這裏生活過的人,或者“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或者“皺眉逃命。”
但是事情總是不壹樣的,想想就覺得心裏多了壹些感觸。人活壹輩子到底是什麽?應該不出名還是出名?還是活著就是為了活著?
回來的路上,溫泉裏依然擠滿了泡腳的遊客。如果可以,我真想把鞋子拉出來,坐在泉邊。但是同行的人多的時候,要考慮別人的感受。讓大家等我排隊買烤梨已經很尷尬了。
說到烤梨,可能是無知的原因,真的是聞所未聞。看到人力資源部的幾個同事坐在鎮遠鏢局辦公室下面的臺階上,手裏都拿著壹個白色的茶缸,我才註意到,問了溫泉在哪裏的地址。
隊列中有人開玩笑說:“離溫泉這麽近,可能是在那裏泡腳,在這裏煮梨……”這聽起來很令人失望。
排完隊,壹邊捧著熱茶缸,壹邊欣賞。
“妳這是去買梨,只是去買茶缸。”同事們開始大笑。
“妳說的似乎是真的。我買了竹簡,還了珍珠,可是沒有,珍珠沒有還。”
4.壹個人不會孤獨。
回到酒店短暫休息後,我在黑暗中跋涉兩公裏來到我們壹起去吃飯的餐廳,壹路東張西望。同事王姐時不時回頭說:“哎,我又找不到妳了...看路,別玩了...妳真的很愛拍照……”
韓寒也開始補刀:“妳怎麽這麽喜歡自己玩?妳應該緊緊跟著我們,否則妳會很容易失去它。”
在公司,我壹般都是壹個人走在上下班的路上,中午經常會笑著對同事說“我不想動,就在附近吃,妳去吧”,即使有時候他們的話很直白:“小姐姐,妳好不愛交際...妳認為妳不能融入我們”。
說到融入這個話題,其實融入的問題在哪裏?只是覺得希望在有限的時間裏自由。壹群人在壹起不是不可以,但是人多,必然要考慮很多事情。如果妳要去思考這個人的飲食習慣,那個人說話的方式,在別人看來可能比自己簡單是孤獨的,但有時候人只有在獨處的時候才能凈化自己的思想。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看到班裏每個人嘴裏都含著口香糖或者吃著冰棍,總會為自己的空口感到羞恥,覺得自己是個外星人。
長大後思想逐漸成熟,不在乎每天誰跟誰在壹起,誰壹個人行動。只要自己開心,不管是壹個人還是壹群人,本質上都沒有區別。壹群人是為了好玩,壹個人也可以玩的很開心。
有時候我覺得,這個世界最好的相處方式,就是哪怕壹個人也能快樂,妳和壹群人也能快樂。
5.任務中的遺憾
餐廳位於音樂噴泉。在靠近之前,它被投射在建築上的表演震驚了。可惜的是,雖然表演不錯,但大家都急於填飽肚子,對這些畫面失去了興趣。我的興趣還在,但是說到那句話,人越是擔心,就越是要跟著人群去餐廳。
入席後,人力資源部的同事開始聊今天的任務,要求把景點的照片上傳到群裏。這群人傻傻的,要了五個必去的景點,結果迷迷糊糊只去了三個。看著其他群上傳的“司馬小燒酒廠”的照片,恨不得明天再去壹次。
聽著自彈自唱歌手的歌聲和餐廳裏期待已久的飯菜,壹群人裏有壹個很無聊的人提議:“這頓飯太難吃了,我們都不餓了。我們轉移註意力,玩‘誰是臥底’吧。”
菜終於慢慢上桌了,我們在“誰是臥底”的笑聲中慢慢結束了晚餐。隔壁桌的人力資源部打得很狠,似乎想壹起回酒店的緣分都沒了。我們在笑的時候,對著時間眨了眨眼,已經接近午夜了,然後像感染壹樣打了個哈欠,蔓延在每個人的臉上。
到酒店的時候已經晚上十壹點多了。因為瘋狂的走了半天多,不僅腿開始擡不起來了,就連頭也變得又吵又疼。這是慣例。每次有點累,這個小腦袋總是先抗議。
我可以無視腦子裏的抗議,但是壹想到明天要去爬的長城,我就覺得自己的力氣已經完全沒了。
但那是明天。今天呢?自然是深夜了,該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