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為什麽說冬至養生很重要

為什麽說冬至養生很重要

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壹,並且是最重要的節氣之壹。冬至是按天文劃分的節氣,古稱“日短”、“日短至”。冬至這天,太陽位於黃經270度,陽光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壹年中白晝最短的壹天,相應的,南半球在冬至日時白晝全年最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十壹月十五日,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通緯·孝經援神契》:“大雪後十五日,鬥指子,為冬至,十壹月中。陰極而陽始至,日南至,漸長至也。”《恪遵憲度抄本》說:“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至,故曰冬至。‘至’者,極也。”可見我們的古人對此早有認識。 冬至日雖基太陽高度最低,日照時間最短,地面吸收的熱量比散失的熱量多,冬至後便開始"數九",每九天為壹個"九"。到"三九"前後,地面積蓄的熱量最少,天氣也最冷,所以說"冷在三九",而“九九”已在夏歷壹月、二月,我國大部已入春,因此“九九艷陽天。”

 《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壹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因為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由動轉靜。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食宜清淡,不宜吃濃濁、肥膩和過鹹食品。冬天陽氣日衰,脾喜溫惡冷,因此宜食溫熱之品保護脾腎。吃飯宜少量多餐。應註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多,糖類、脂肪、鹽少。今年的冬至是在12月22號,冬至艾灸是很重要的養生方法,千萬不要錯過養生的最好時機

冬至進補有四忌

壹忌盲目食狗肉。壹些體質虛弱和患有關節炎等病的人,在嚴冬季節,多吃些狗肉是有好處的。但不宜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狂犬肉,染上狂犬病。吃狗肉後不要喝茶,這是因為茶葉中的鞣酸與狗肉中的蛋白質結合,會生成壹種物質。這種物質具有壹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腸蠕動減弱,大便裏的水分減少。

二忌虛實不分。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虛則補,不虛則正常飲食就可以了。專家認為,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各不同的補法。

三忌慕名進補。雞湯不是所有人都能喝的,雞湯所含的營養物質是從雞油、雞皮、雞肉和雞骨溶解出的少量水溶性小分子,其蛋白質僅為雞肉的7%左右,而湯裏的雞油大都屬於飽和脂肪酸。因此,膽道疾病患者膽囊炎、膽結石癥經常發作者和腎功能不全者,不宜多喝雞湯。

四忌無病進補。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會傷害身體,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另外,補藥也不能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