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渝委發〔2010〕37號文件賦予涪陵“418”的戰略部署和區委、區政府制定的發展戰略,定位涪陵新區是涪陵“雙百”現代化大城市建設的主戰場,按照現代、生態、宜居的標準,實施城市道路、水電氣、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公***綠地和城市景觀,先行布局建設保障房、教育、衛生、文化、體育、城市公園等公***服務設施,到2016年形成35平方公裏、35萬人口的城市規模,年工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到2020年建成65平方公裏約60萬人口的現代化城市,工業產值達到1500億元,經濟總量占涪陵全區的40~50%。 已形成“壹區四園”的產業發展格局。壹區:即現代服務產業區,集總部經濟、研發設計、產品檢測、技術服務等於壹體。四園:即裝備制造產業園(汽車)、醫藥食品園、電子信息園、材料產業園,分別有華晨鑫源汽車、東本專用車、太極集團、華蘭生物、煙廠、涪陵榨菜、華通電腦、正威國際、攀華薄板及汽車板等龍頭企業引領帶頭,產業之間呈互為鏈條、互為補充的態勢,集群規模發展效應凸現。目前,已入駐工業項目113個(其中100億級項目6個),積聚產能超過1800億元,投產項目69個,在建項目19個,待建項目25個,2014年實現規上工業產值640億元。
裝備制造產業園:現有企業34戶,擁有華晨鑫源、東本工業、超力高科、美國江森自控、韓國KB、韓國杜奧爾等骨幹企業,協議產值605億元,已投產10戶。
食品醫藥園:現有企業19戶,擁有涪陵煙廠、太極集團、葵花醫藥、博雅幹細胞、華蘭生物、三海蘭陵、榨菜集團、重慶啤酒、道道全、稻花香等骨幹企業,協議產值440億元,已投產15戶。
電子信息園:現有企業12戶,擁有華通電腦、正威國際、伍爾特電子、特發信息、品鑒科技、倉興達等骨幹企業,協議產值67億元,已投產9戶。
材料產業園:現有企業13戶,擁有萬達薄板、劍濤鋁業、閩發金屬、越盛軋輥等骨幹企業,協議產值576億元,已投產10戶。 住房建設:已建成投用商品房91.54萬平方米、拆遷安置房66.1萬平方米,正在加快推進攀華國際廣場、金科中央公園、紅星美凱龍、報業集團、奧體中央公園等約157.57萬平方米商住房建設和太乙、兩桂、民居、民安等194.15萬平方米安置房。商業開發:紅星美凱龍家居專業市場商業摩即將全部開業,恒大山水城、星海湖、學府新城、攀華未來城、新城天街及等壹系列配套商業建成投用,進駐金融機構7個,正在推進中央商務區(CBD)及報業文化產業園、大唐文化產業園等商業綜合體建設。社會事業:正在加快完善和推進長江師院二期、涪陵巴蜀中學等“1院4職4中7小”為引領的各級次教育配套設施,涪陵中醫院建成投用,涪陵區中心醫院新區分院、區婦幼保健院新區分院等正在加快建設,奧體中心等壹批體育場館進入掃尾階段,養老院、安樂堂等公益設施也在加快推進。目前,已形成“壹軸、四中心、五組團”的城市建設格局。“壹軸”即:沿太白大道形成城市發展軸;“四中心”即:高鐵樞紐中心、中央商務中心、科教文體中心、市民服務中心四大城市主要功能區;“五組團”即:雙溪組團、玉屏組團、太乙組團、馬鞍組團、兩桂組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