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二:木耳生長在哪裏? 黑木耳,是木耳的壹種。因其生長在朽木上,形似人的耳朵,色黑或褐黑,故名黑木耳,又名木菌、樹雞。本品既可食用,又可入藥,是藥食兼用之品。黑木耳源於木耳科真菌木耳、毛木耳或皺木耳的子實體,多寄生在桑、櫟、榆、楊、槐樹等枯朽的枝幹上,原為野生,現多為人工培植。 早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在尋覓食物充饑果腹的過程中,似乎就認識到黑木耳可以食用。對其藥用價值的認識最晚也在漢代之前,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就已經記載了它的藥用價值。該書在桑根白皮條下雲:五木耳能益氣不饑,輕身強誌;又雲桑耳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瘕積聚,陰痛,陰陽寒熱,無子。(瘕:中醫指肚子裏結塊的病。編者註)以上所說的五木耳包括今之黑木耳,而桑耳黑者即為今之黑木耳之壹種。 歷代本草如南北朝梁代的《名醫別錄》、唐代的《食療本草》、明代的《本草綱目》、當代的《中華本草》等,對其均有論述。 主治與療效 中醫認為,黑木耳作為食品,味甘淡,可隨個人的喜愛任意添料調味,制成各種各樣的美味佳肴;而作為藥物,則是難得的補品,雖性平力緩,但卻不膩不躁,可常服久用。據《中華本草》記載:黑木耳味甘性平,歸脾、肺、肝、大腸經。主治氣虛血虧,肺虛久咳,咯血,痔瘡出血,婦女崩漏,月經不調,跌打損傷等。 現代研究 當代醫藥科學工作者又從藥物化學、藥理學及臨床應用等方面,對黑木耳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現代實驗研究證明,寄生於不同朽木或基質上的黑木耳,所含成分與藥理作用相異。壹般說,黑木耳主要含有蛋白質、脂肪、卵磷脂、鞘磷脂、多種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無機成分,具有抗血凝,抗血栓形成,促進免疫功能,調節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降血糖,延緩衰老,抗潰瘍,抗真菌等廣泛的藥理作用。這些研究,既為其傳統性效提供了有力的藥化與藥理學基礎,又為進壹步合理應用與開發研究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常用單驗方 民間用黑木耳防治疾病的單驗方非常多,略舉幾則供大家選擇。若自己拿不準能否服用下列單驗方,可請當地中醫或營養師指導;若因服下列某單驗方出現不適,應立即停用,並到當地醫院就診;有的方中使用了紅糖、白糖、冰糖,糖尿病患者在服用時應減去或減量,以免加重原有的糖尿病。 ● 血管硬化、冠心病:黑木耳5克,清水浸泡壹夜,蒸1小時,加適量冰糖(也可不加),睡前服,連續食用;或加入菜肴、餃子或包子餡中,長期食用。 ● 貧血:黑木耳30克,紅棗30個,煮熟服食,也可加紅糖調味。 ● 痔瘡出血、便秘:黑木耳6克,柿餅30克,同煮爛,隨意吃。 ● 月經過多、淋漓不止、赤白帶下:黑木耳焙燥,研細,每次3~6克,每日2次,紅糖水送服。 ● 崩漏(相當於功能性子宮出血):黑木耳60克,加水煮爛,再加紅糖60克,每日服2次。 ● 產後虛弱、抽筋麻木:黑木耳30克,陳醋浸泡,分5~6次食用,每日服3次。胃酸過多燒心者不宜服。 ● 眼底出血:木耳3~6克,冰糖5克,加清水適量,慢火燉湯,於睡前1次頓服。每天1次,10日為1療程。 黑木耳為補品,藥力平緩,故只宜用於輕癥緩癥或亞健康者的日常保健,若遇重癥急癥當需配伍他藥或作為治療輔助品。此外,黑木耳較難消化,並有壹定的滑腸作用,故脾虛消化不良或大便稀爛者忌用;對本品及與其相類似真菌過敏者均忌服。 茹草在本草綱目中稱之為山?仔茶,是澎湖珍貴的草方,因澎湖之氣候、土壤無汙染等條件,非常適合香茹草之生長。香茹草是生長在澎湖的野生雜草,而香茹茶有澎湖青草茶之稱,壹般民眾以風乾熬煮成湯汁後,當作日常飲用水。香......>>
問題三:野生木耳壹般長在什麽樹上? 不是的,怎麽能真正的野生的呢,其實是椴木黑木耳,是在原木上生長的,因為工序和嘩料、人工、產量的原因,椴木黑木耳會比較袋栽的貴點價格
問題四:木耳在哪裏長的了?並帶圖片 栽培黑木耳的耳樹,種類很多。主要的是選用殼鬥科、樺木科等的樹種,如麻櫟、栓皮櫟、槲櫟、白櫟、米櫧、華氏櫟等;此外,楓楊、楓香、榆樹、槐樹、柳樹、桑樹、懸鈴木、榕樹等也是產區常用的樹種。
問題五:木耳是從哪裏長出來的 木頭上
問題六:木耳是從哪裏長出來的 木耳生長在朽木上,沒有枝葉,受濕熱余氣而生。各種樹木都能生木耳,它的良毒也由木性而決定。生長於櫟、楊、榕、槐等126種闊葉樹的腐木上,單生或群生。常屋瓦狀疊生。
問題七:木耳長在什麽樹木上都能吃嗎? 木耳生長於櫟、楊、榕、槐等120多種闊葉樹的腐木上,叢生,常屋瓦狀疊生。也可以用闊葉樹類的椴木和木屑人工栽培;生長在古槐、桑木上的很好,柘樹上的其次。其余樹上生長的木耳,吃後使人動風氣,發舊疾,肋下急,損經絡背膊,煩悶。只要是有蛇、蟲從下面經過的木耳,有毒,尤其是楓木上生的木耳,有大毒,如誤食會使人狂笑不止。
采來的木耳如顏色有變,就有毒,夜間發光的木耳也有毒,欲爛而不生蟲的也有毒,食用後對身體會有傷害。如吃木耳中毒,可生搗冬瓜藤汁解毒。樓主需要木耳可以去淘寶'小農民的寶貝”店看看呀
問題八:木耳是從哪裏長出來的 子實體略呈耳形,黑褐色,有光木耳和毛木耳之分,濕潤時半透明,幹燥時革質,生幹枯死的闊葉樹枝幹上,州內各地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