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千張是怎麽做出來的

千張是怎麽做出來的

摘要:千張是什麽?千張是壹種薄的豆腐幹片,是壹種傳統的豆制品,形薄如紙,色黃白。千張壹般指百葉,也可以稱作千漿皮子、百頁,豆腐皮、千張等。千張是怎麽做出來的?千張的制作要經過篩選、浸泡、磨漿、濾漿、煮漿、點漿、破腦、澆制、壓榨、剝下等步驟,下面來了解下千張的知識。壹、千張是什麽

千張是壹種特殊的豆制品,是壹種特別大特別薄,有壹定韌性的豆腐幹,多呈淡黃色或米黃色,因為在出品的時候,看起來有千百張疊在壹起,所以被稱為千張,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卵磷脂、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可以用來涼拌、清炒、煮食等。

二、千張是豆腐皮嗎

是。千張的別名又叫做幹豆腐、豆腐皮、百葉、千漿皮子等,因為地區不同,所以叫法不同,但是它們都是指的同壹種食物。百葉的叫法多見於江蘇地區;北方地區稱幹豆腐;贛、皖地區稱為千張;湖南嶽陽稱千漿皮子。

三、千張是怎麽做出來的

1、篩選:選取顆粒飽滿,無蟲蛀、無黴變大豆,不宜采用剛剛收獲的大豆,因為豆嫩出漿少。

2、浸泡:浸泡料水比采用1:3的比例,水溫以20℃為宜,浸泡7~8小時。

3、磨漿:用大豆幹重5倍的水磨漿,磨出的豆糊重量,應為浸泡好的大豆重量的4.5倍左右,並要求豆糊色澤潔白、組織狀態細膩均勻。

4、濾漿:用100目尼龍愁過濾,在用大豆幹重3倍,溫度50~60℃的潔凈水洗渣。

5、煮漿:都將在升溫至80℃左右時加入消泡劑,同時不斷攪拌以防止鍋底結焦,豆漿應在97~100℃下煮沸並保持沸騰3~5分。

6、點漿:在煮熟的豆漿裏加入豆漿重量四分之壹的清水,以降低豆漿濃度和溫度。帶豆漿溫度降至60~70℃時,開始點漿。

薄千張:點漿前先將3%左右的熟石膏粉投入到10倍水中攪勻,待10分鐘後點漿,點漿時石膏水加入要緩慢,且要均勻壹致,同時勤攪,輕嚼豆漿,不得亂攪。待出現芝麻大的顆粒時,即要停止點漿和攪拌。

厚千張:先將4%左右的熟石膏粉投入到10倍水中攪勻,待10分後,便可將熟石膏溶液倒入空缸中,然後向缸中快速倒入豆漿,依靠倒入豆漿的沖力來混合點漿。然後加蓋,靜置30~40分,待腦降溫至70℃左右即可。

7、破腦:在上千張屜壓榨之前,需將豆腐腦打成碎木屑狀,以排除大部分豆腐水,這就成為破腦。

8、澆制:將千張箱屜至於千張地板上,另壹人幫助攤千張布於箱屜內,四角要攤平整,不折不皺,用大銅勺舀起缸內豆腐花,均勻澆在箱屜內的千張布上,再把千張布的四角折起來,蓋在豆腐花上。壹張千張既澆制完成。依次澆下去即可。做厚千張和薄千張的區別在於豆腐花量的多少。

9、壓榨:把澆制好的千張,移到榨位上,先將撬棍壓在千張,逐步收撬眼加壓。約10分後,在將千張箱屜全部脫去,將底部的30張千張翻上在壓,全過程約20分,做厚千張是,需壓40分左右。

10、剝下:將蓋布四角揭開,然後將布的二對角處拉兩下,是千張與布松開,然後翻過來,壹手揪住千張角,另壹手將千張布拉起即可。

千張質量指標:千張全張完整,薄千張每千克40~44張,厚千張每千克10~13張,色澤正常,兩面光潔不破、無異味、厚薄均勻,不夾塊,有韌性、無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