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早茶”的意思是“早上包水”,這是臺州人普遍的飲食習慣。早上起床,邀請親朋好友,坐在茶館裏,喝著香茶,品嘗著各種美食,壹天的生活就這樣從舒適開始。
周末起了個大早,開車1小時到臺州,就是為了這個。臺州有很多早茶店,古月樓是網上最受歡迎的壹家。我是個怪人,平時也不愛上熱門網,所以選擇了匯賓樓。
1小時車程,到達臺州時已經8點多了。還好現在喝早茶還不算太晚,但是店裏已經滿了,需要在門口排隊。早茶有很多種,大家都想吃,多幾個人圍著壹張桌子吃。每種都嘗壹嘗應該是個不錯的氛圍。
沒等多久就拿了個座位卡,發現是個大圓桌,和壹對老夫妻拼壹桌。老兩口是臺州本地人。據他們說,這家店多是本地人。外地人在某個地方吃飯,最怕兩件事:壹是味道不正宗,二是害死顧客。聽他們這麽壹說,我心裏就踏實了,沒踩坑。
壹壺好龍井,配壹盤幹絲,壹碗魚湯面,壹籠蟹黃包子,是當地人必點的老三樣。妳可能會說,這臺州人太能吃了!臺州人喝早茶和吃早餐不是壹回事。只要有空,臺州人都喜歡在老街的茶館裏消磨時間。今天的早茶要到中午才結束。
我們三個點了蟹肉包子,幹絲,壹碗魚湯面,壹碗紅湯餛飩,壹個蝦餃,1元***118,沒有點蟹肉包子,有點遺憾。只是帶點想法,留著下次用。
在燙發方面,臺州的是數壹數二的。臺州烘絲被當地政府成功申請。比申遺更受歡迎的是,臺州市壹天吃2噸幹白米。
大白幹絲是燙發的原料,大約2.7厘米厚。應該切成20層,厚度均勻。臺州人對這種功夫有個特別的形容詞,叫“飄”。據說臺州幹絲用的小磨香油也是臺州幹絲的精華之壹。需要用當地特產芝麻研磨才能產生那種香味...
臺州,壹個來了就吃面的城市,魚湯面,幹拌面,雪菜肉絲面,青椒肉絲面,牛肉面...點了經典的魚湯面,湯感覺黏黏的。這個魚湯面是臺州壹絕,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1942獲獎。臺州人的說法,“嘴厚,胃潤。”
捧著壹碗香噴噴的魚湯面,吃壹口香滑的面,再喝壹口濃濃的湯,真是“吃壹碗想三年”!
此外還有大包、湯包、蒸餃等各種糕點。都很美...
中世紀意大利著名旅行家凱爾·波羅遊覽泰州時,曾贊嘆:“泰州城不是很大,但有很多種俗世的快樂。”咬下壹個滿滿的蟹黃包子,我深深體會到了那些“塵世的幸福”。
揚州早茶吃過很多次,越來越覺得商業味取代了早茶本身的意義,沒有了原來的氣息。感覺泰州的早茶比揚州的更實在。食材新鮮地道,早茶氛圍很好。真的感受到了這種煙火氣。
臺州人告訴我們:“我們叫它喝早茶!其實早茶的本質並不重要!喝酒就是文化!喝酒是悠閑的早晨,喝酒是水城的慢節奏!最常見的就是拿壹壺開水,泡壹杯好茶,點幹絲、嫩姜、香茶!喝三泡再來壹根面條!完美!在市場買菜回家!到處都有好吃的早餐,不稀罕,心態最重要。”
看這生活,比老成都泰州早茶還好,不僅僅是因為吃,更是因為那份綿軟的情懷。壹家人聚在壹起聊聊日常生活,是壹種幸福。壹代又壹代的臺州人,就這樣壹直延續著吃早茶的傳統,延續著老臺州的慢生活,延續著彌漫全城的親情。
著名的臺州早茶還是讓我覺得肚子不夠大,真的覺得臺州是壹個非常宜居的慢城。讓我們收拾行李放松壹下。先來感受壹下臺州悠閑的“早茶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