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漂亮媽媽影評

漂亮媽媽影評

關於母親節,總有許多欲說還休的苦痛。於許多人而言,懷擁溫暖的日子已然遠去,只有回憶悄悄留存,空蕩蕩地發炎,卻有小小的甜蜜揮之不去。還是那個暖洋洋的午後,住在隔壁的爺爺鼓著眼睛跟我說話,孩子呵,妳有沒有發現,那麽多年了,最終只有母親會陪在妳身邊,即便她不在了,卻像從來都沒有老去。

直到後來,我在書裏看到這樣的話:“母愛是我們心中最柔軟的凈土。”我才終於體味老人的慨嘆。

母愛培植的凈土,有多麽柔軟的質地啊,我們壹生都小心翼翼地觸摸它,就像觸摸女媧娘娘的絲制長裙。安之若素。紀念母親節,如是:看壹部電影,泡壹杯濃茶,給家裏掛個電話,道聲晚安,壹切都好,夢鄉裏有母親甜甜的笑和不老的容顏。

《漂亮媽媽》。是為校園影評協會第壹部紀念母親節的電影。我壹直以為這是孫周導演最好的作品。比之於他之後嘩眾取寵的《周漁的火車》,我寧願被揉碎在《漂亮媽媽》平凡的感動裏。猶記得那壹年的柏林電影節,《漂亮媽媽》成為壹抹令人心碎的“中國紅”。生性高傲的維姆?文德斯是如何“垂憐”於此。透過暗暗的光影,他是否看見了自己心愛的母親?酸痛,苦楚,依戀,緬懷……他可曾想到,若幹年後,失語多年的安東尼奧尼也將成為母愛般永遠的回憶。當安東的棺蓋別上最後壹枚釘的時候,文德斯流淚了吧?歐洲文藝電影已死的言辭鋪天蓋地,沒有人顧及文德斯的孤獨。安東借他之手完成遺作《雲上的日子》,卻終於先他而逝。歐洲電影失去了太多的“鼓手”,再也回不去了。是誰說的,真正的電影已然喪失了母地。

還是那些陽光暖暖的午後。先輩們像歲月壹樣流逝了,但惦念和傳承的基因猶在,熱愛大師的孩子仿佛雨後春筍壹般簇擁妳。就像母親至死都是妳心中最最柔軟的凈土,就像隔壁爺爺喃喃的慨嘆。

回到孫周的《漂亮媽媽》。這之後人們都說,這是壹部“在柏林電影節上讓高傲的文德斯心碎的電影”。或許許多人會將榮譽歸功於鞏俐的深情演出,但我以為,真正感人的物質蘊藏於故事本身。難得精致的架構,把壹個簡單的故事打造得憂傷卻不濫情,平凡而不庸俗。故事內容只言片語就可概括,而真正打動人心的是故事的細節。孫麗英(鞏俐主演的母親)為了幫自己的聾啞孩子鄭大找回生活的信心,費勁心力。鄭大第壹次學會念“花”,孫麗英狂喜了好久,陽光底下,任何人都有生存的權利,縱使現實再殘酷,希望卻依然像花兒壹樣綻放。命運給予每個人的都是充滿幸福的聲響,沒有卑劣尊貴之分,沒有殘障健全之分,只有心中的枷鎖才是劃分人群的“道具”。就像影片的英文名:breaking?the?silence。打破沈默。孫麗英幫兒子找回“聲音”的同時,其實也成就了對自己的壹次“救贖”,這種救贖的力量是生活本身給予的,是壹種強大的期許,壹種刻骨的體悟。

《漂亮媽媽》無疑是壹部主旋律電影,由此看來,它雖則搭了“母愛”題材的順風車,但成功卻是不諍的事實。是主旋律的勝利還是人性的復蘇?這不由另我想及不久前馮小剛的《集結號》,從上央視新聞引起觀影熱潮至今,還在被許多人談論著。那確是壹種勝利吧?《漂亮媽媽》亦如是。至於人性的復蘇,我以為壹部電影的力量還沒有這麽大。當且僅當是壹次對母愛深邃的懷戀吧。盡管電影牽涉到關愛聾啞兒童的社會問題,但任何藝術形式對社會而言也只局限於影響和促進,權當催化劑倒可以,要想決定社會問題的積極走向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觀影之余,我們莫忘壹件事:給母親奉壹杯濃茶,道壹聲晚安。

信筆記下了影片中的壹個美麗的細節——

父親死了。孫麗英拿了兩只龍蝦給兒子鄭大演示生死的大戲。她說,妳看,這只龍蝦會動,它是活的。孩子重復道,活的。她拿出另壹只說,妳看,這只蝦不會動,它是死的。孩子生氣地說,是紅的。她說,他(爸爸)死了。她說得振振有辭。孩子憤怒道,它紅了。

以此作結。致敬全天下所有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