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註重校園環境的綠化美化,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園領導非常重視環境教育,召集全體教師和班組長。第壹,所有老師都要樹立環保意識,讓所有老師都形成* * *知識。每個人都是環境教育者,環境教育應該落實到每個班級,每個老師。為了讓幼兒園充滿“綠意”,我們種植了大面積的草坪和樹木,開辟了動植物區。種植園讓孩子們通過觀察和實踐,了解植物的生長和變化,小動物的活動和生活習性,學會尊重和熱愛生命。
其次,環保教育的知識要滲透到各個學科中去。
環保教育的實施必須滲透到各個學科,大、中、小各教研組根據年齡特點,利用教研活動時間,在各個班級進行環保教育的討論和交流。小班幼兒根據年齡特點,著重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懂得飯前洗手,主動把垃圾扔進垃圾桶。
中班的孩子積極開展“小樹之友”、“垃圾桶的皮皮”、“垃圾分類”等壹系列活動,利用家長的資源收集各種垃圾,如鐵盒、各種紙箱、舊電池等。今年的親子活動全部改為廢物利用。中產階級的孩子用廢舊材料做衣服。提前通知家長準備壹些廢舊材料,在親子活動當天帶去幼兒園和孩子壹起做衣服。父母提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別出心裁。有的用啤酒蓋做衣服,有的用報紙、日歷等廢舊材料剪下來做衣服。雖然都是垃圾,但是效果驚人。孩子們還做時裝模特,穿上父母做的衣服。他們非常高興,下來給我們大班的孩子們看。
我們大班的孩子不甘落後,開展環保教育活動。張貼環保標語如:爭做環保衛士;讓我們的世界充滿綠色等等。親子活動當天,我們也讓家長提前準備了壹些廢舊材料,帶去幼兒園和孩子壹起做小制作。父母把各種廢舊物品變成漂亮的花籃、梅花樁、飛盤、農家別墅等等。比如快餐盒做的螃蟹,雪碧瓶做的花籃,蛋殼做的酒杯,糖紙做的衣服,彩球、晨練用的“小鐵罐”等“泡沫”做的裝置,花生殼、開心果殼、紙團、各種種子做的畫。其中,四班的壹位家長很有創意。他和他的孩子們將雪碧瓶、泡沫板和馬達組合成了壹臺水力發電機。每壹位路過的家長都被這個小玩意吸引住了,紛紛停下來和孩子討論,投下壹票贊。看到舊物被自己變成心愛的玩具,孩子們別提有多開心了。
第三,結合幼兒園實際開展多種形式的環保活動,多渠道、多角度開展多種形式的環境教育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將環境教育融入孩子們的日常生活。為了做好衛生保健,要求孩子勤洗手,養成飯前擦肥皂的習慣。了解節水日和世界環境日,向孩子們宣傳壹些健康知識,教育孩子們節約用水,認識水的價值和重要性。
2.將環境教育融入兒童遊戲活動中。
通過清潔桌子、采摘樹葉、制作鳥類保護標誌等活動,讓孩子們了解環境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樹立環保意識。
3.開展提高資源保護和再生意識的活動。我們老師積極配合綠化活動,在公園設立了廢舊電池回收箱。通過教育,孩子們明白了廢電池不能亂扔,會汙染我們的環境。同時帶領教職工學習相關知識,初步嘗試垃圾分類。
4.走進自然和社會,深化環境教育。
我園各班都設置了自然角,種植了各種花草。除了烏龜,魚缸裏還有泥鰍、鰻魚等可愛的動物,它們與孩子們朝夕相處,給他們帶來了無比的快樂和無窮的知識。
我們每年都會組織孩子們秋遊,讓他們走進大自然,感受自然環境。在秋遊的過程中,讓孩子自己帶垃圾袋,為了用它們裝果皮,防止它們汙染我們的環境。
為了人類的未來,為了我們的後代,我們必須樹立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緊迫感。讓我們的孩子擁有同樣的“關愛動物,享受自然”的信念,為保護我們的環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