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菜(Pteridium aquilinum var.latiusculum)又叫拳頭菜、貓爪、龍頭菜, 喜生於淺山區向陽地塊,中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多分布於稀疏針闊混交林;其食用部分是未展開的幼嫩葉芽,經處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潤,再拌以佐料,清涼爽口,是難得的上乘酒菜,還可以炒吃,加工成幹菜,做餡、腌漬成罐頭等。在中國大陸以及東南亞有廣泛分布,而在這些地區餐桌上也受到了歡迎。由於其具有“原蕨苷”,牛羊使用過量會導致死亡,人食用會導致癌癥的發病率提高,它也被認為是導致日本胃癌高比率的原兇之壹。
中文學名
蕨菜[jué cài]
拉丁學名
Pteridium aquilinum (Linn.) Kuhn var. latiusculum (Desv.)Underw.ex Heller
別稱
拳頭菜、貓爪、龍頭菜,鹿蕨菜、蕨兒菜、貓爪子、拳頭菜、蕨苔
界
植物界
門
蕨類植物門
亞門
真蕨亞門 Filicophytina [秦仁昌系統]
綱
蕨綱
亞綱
薄囊蕨亞綱
目
真蕨目
科
鳳尾蕨科
種
蕨菜
分布區域
蕨菜在我國分布較廣中國大陸以及東南亞
外觀特征
蕨菜為鳳尾蕨科生落葉草本植物。蕨菜壹般株高達壹米,根狀長而橫
蕨菜
走,有黑褐色絨毛,早春新生葉拳卷,呈三叉狀。柄葉鮮嫩,上披白色絨毛,此時為采集期。葉柄長30~100cm,葉片呈三角形,長65~150cm,寬30~60cm,2~3次羽狀分裂,下部羽片對生,褐色孢子囊群連續著生於葉片邊緣,有雙重囊群蓋。多生長在山區土質濕潤、肥沃、土層較深的向陽坡上。
形態特征
根
地下根莖黑褐色,長而橫向伸展,直徑0.6~0.8厘米,長10余厘米,最長可達30厘米。
葉
蕨菜的葉由地下莖長出,細脈羽狀分枝。葉緣向內卷曲。葉柄細嫩時有細茸毛,草質化後莖稈光滑,茸毛消失。夏初,葉裏面著生繁殖器官,即子囊群,呈赭褐色。
分布情況
蕨菜在我國分布較廣,種類很多,不同的地區品種各有特色,壹般按產地可分為以下幾種:
蕨菜
1、河北承德蕨菜是河北省著名的野生蔬菜,承德地區面積有3.3萬公頃以上,主要分面於隆化、豐寧、平泉、寬城等地。全區年產量1000噸,是國內蕨菜主要出品基地。
2、遼寧蕨菜在遼寧省山區都有分布,尤其以東部山區分布廣,數量多。主要出口日本和其他家國,國內市場也很暢銷。
3、內蒙蕨菜在內蒙古各地都有分布,但主要產區在赤峰市、興安盟等地,年產量約200噸。當地采摘期在6月份。
4、吉林蕨菜在吉林省內山區均有分布,產量多。每年5月左右開始上市,主要出口韓國,且國內銷售情況也很好。
5、黑龍江蕨菜在海拔200~800米的高山地帶都有分布,多與雜草混生。5月中旬開始出土,5月下旬到6初月上旬即可采收。
6、貴州蕨菜,蕨類植物在貴州分布廣,種類多,食用蕨類植物有種左右。其中蕨菜在當地的采摘期為3月中旬至8月。
7、湖南蕨菜,在嶽陽山區也有蕨菜分布,像湘陰、汨羅、張谷英等山上都有,
當地春天的時候是蕨菜的采摘期,過了6月左右蕨就成型長大了不能吃。本地的蕨菜分布很散,壹般都是農戶自己摘些用於食用和招待客人。
8、山東牟平昆崳山區也有分布,多在雨後生長較快。
9、廣西桂林全州山區分布廣,種類繁多,尤其杉樹林地帶多。生長期3月~9月。
10、寧夏固原和甘肅榆中縣興隆山、漳縣、渭源等兩地分布較多,尤為漳縣蕨菜品質更高。靖遠縣泰和山、哈思山也有大量分布,品質上乘,多銷往外地。
11、安徽長江以南,皖南山區內壹帶較多,野生。當地有加工成鹹菜和幹的蕨菜。
12、寧夏西吉火石寨及月亮山附近分布廣,尤為陡坡上生長的品質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