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秋分節氣如何養生

秋分節氣如何養生

1,均衡營養,營養學家指出,只有食物的多樣化,才能為人體提供全面的營養。如谷類,主要供給熱能和維生素b 1;豆類和豆制品主要供給蛋白質;蔬菜和水果主要供應維生素C、無機鹽和膳食纖維。秋季更要註意食物的多樣性和營養的均衡性,以補充夏季氣候炎熱、食欲下降帶來的營養不足,特別是要多吃有嚼勁、富含纖維的食物。秋季飲食的原則是在平衡飲食五味的基礎上,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增加甜、淡、酸、濕食物的攝入,但不能過多。吃東西時要細嚼慢咽,這樣不僅有利於食物的充分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完全吸收,還可以通過纖維食物維持腸道水分的功能和咀嚼,從而生津潤燥,達到防治咽幹、腸燥、秋季便秘等不良反應的目的。

2、陰陽平衡,秋分時節晝夜相等,所以在養生中也要遵循陰陽平衡的原則,做到陰平陽固。“陰陽平衡”是中醫的壹種觀點,其實類似於現代醫學中的“營養平衡”。想要營養均衡,首先要做到不挑食,保證食物的多樣化和“七日營養素”的均衡攝入。所謂“七大營養素”,是指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水。夏天天氣炎熱,人的食欲大多降低,容易缺乏營養。所以在秋季,要保證充足均衡的營養。另外,壹日三餐的合理安排也很重要,要遵循早吃好、中吃好、晚吃少的原則,合理分配。吃飯的時候不要狼吞虎咽,壹定要細嚼慢咽,這樣胃才能更好的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也有利於保持腸道中的水分,起到生津潤燥的作用。

3、少辛辣酸味所謂少辛辣,是指少吃辛辣的食物,這是因為肺金,秋天通風,秋天肺滿。少吃刺激性味道,防止肺氣過盛。中醫認為金克木,即肺氣過盛會損害肝臟的功能,所以秋季要“增酸”,增加肝臟的功能,抵禦肺氣過盛的侵襲。根據中醫營養學原理,在秋季六節氣期間,壹定要少吃辛辣的蔥、姜、韭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多吃酸味果蔬。另外,切記“秋瓜爛熟。”在夏季,西瓜是壹種很好的夏季產品,但立秋後,妳不能多吃西瓜、哈密瓜和卷心菜,否則會損害脾胃的陽氣。中醫養生專家也提倡在秋季六節氣期間,每天早上吃粥。如明代李廷認為“晨食粥,興則新,益膈養胃,生津止渴,神清氣爽,補之甚多”。

4.秋分過後,氣候漸冷,正是胃病多發、反復發作的季節。中醫認為,胃腸道對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保護不當,不註意飲食生活規律,就會導致腸胃疾病,出現反酸等癥狀。所以,慢性胃炎患者要特別註意胃部的保暖,適時添衣,晚上蓋好被子。胃病患者也要註意忌口,忌吃生冷、太熱、太硬、太辣、太黏的食物,忌暴飲暴食,戒煙戒酒。此外,還要註意服藥方法,最好飯後服用,防止刺激胃黏膜,使病情惡化。另壹方面,秋高氣爽是鍛煉身體的好時機,但需要註意的是,此時人體的陽氣處於壹種斂藏狀態,運動養生要順應這種狀態,避免過度運動和出汗。適合的運動有太極拳、散步、爬山等。但是膝關節不好的人要減少爬山和爬樓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