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往事回憶文章:關於荊芥的回憶

往事回憶文章:關於荊芥的回憶

 最近有朋友父母從河南老家帶來荊芥吃,按他們那邊的吃法是用新鮮洗凈的荊芥卷薄餅吃,再配上芝麻醬和道口燒雞卷到餅裏味道更贊。

 荊芥算是壹種很小眾的植物,之前跟很多北方的朋友說,他們都不知道。如果不是回老家,在外面城市是很難有機會吃到荊芥的,現在能吃到新鮮的荊芥,真心很難得,居然可以生吃,當真多了壹種新的味覺體驗。

 按照我湖北老家的吃法,荊芥是揉成團,瀝幹水,切碎,和肉末、雞蛋壹起炒熟,用作餅餡或配米飯吃。小時候吃荊芥的機會特別多,主要是在夏季,去自家菜園裏采摘回來,按照上述方法制作,我最喜歡吃的就是荊芥餡的餡餅。

 以上的制作過程中,揉荊芥比較耗時耗力,把新鮮翠綠的荊芥揉成深綠色,需要單手反復揉搓。待揉至成團的時候,靜放,每間隔十幾分鐘雙手用力擠壓,會有水分瀝出,即便是瀝水三次,再用力還是有水分瀝出。都說人體有80%以上的水,植物的含水量也是很高。

 雖然新鮮的荊芥馬上食用味道會更鮮美,但媽媽經常會把揉幹的荊芥用保鮮袋裝好,放進冰箱冷凍。這樣幾個月之後還是能食用的,以至於在過年的時候我們還能吃到荊芥餡餅。外面冰寒雪地的,妳味蕾裏還流淌著生長於夏天的食物,這在習慣吃時令食物的農村是很少見的。

 說到時令食物,我就想起家裏的菜園。從小到大,我們家是壹直都有菜園的。有時候是在屋後的院子,距離廚房幾步路的距離。有時候是在村裏集中的開放式菜園,需要走上三五分鐘的路程。有菜園的幸福感我是在長大離家之後才感受到的,並且這種感受越來越強烈。

 小時候最討厭媽媽讓我去菜園摘菜的事情,總覺得那些蔬菜枝幹很粗糙,很容易膈到手,菜上面還經常會有蟲子,被咬到很癢。現在去菜市場買菜,經過處理的蔬菜被碼放得整整齊齊,無需妳再去用力掰扯讓他們脫離枝幹,也不會有蟲子等,但拿在手裏總感覺少了壹種最本真、最新鮮的感覺,盡管蔬菜表面還有晶瑩的水珠。

 朋友父母不遠千裏帶來的荊芥,壹部分按照他們老家的吃法卷餅吃了,另壹部分被我們帶到烤魚店,放在烤魚鍋裏燙著吃。即便是被烤魚的各種調料熏染,荊芥的清香味依然未被抹去,反而愈加明顯,吃進嘴裏有種別樣的味道。除了揉幹炒熟的荊芥味、生荊芥味,烤魚裏的荊芥味是我吃荊芥的第三種味道。

 荊芥用方言念是jing gai(聲調均為壹聲),它雖然只是壹種很普通的植物,卻承載了厚重的味蕾記憶。有時候和父母聊天會說到他們最近吃到荊芥,瞬間腦海裏就會調動出那種味道,實在饞得流口水。可是在異鄉,即便是源自老家的食材,也總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吃不出最地道的味道,那份屬於記憶裏的老家味道。

本文作者:吳艷平(微信公眾號:隨州文藝)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