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3至6歲兒童的膳食計劃

3至6歲兒童的膳食計劃

3至6歲兒童的膳食計劃

3-6歲的孩子總是需要家人的照顧。家長可以多關註孩子的營養。畢竟這幾年是他們發展最關鍵的幾年,絕對不能馬虎。下面我分享3到6歲的兒童膳食計劃。

3-6歲兒童膳食計劃1為兒童提供合理全面的營養。

3-6歲的孩子生長發育很快,全面合理的營養很重要。壹、要有足夠的蛋白質,蛋白質對於打造強健的體魄極其重要,肌肉和血液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質。3-6歲的孩子每天必須攝入50克蛋白質。攝取人體所需的蛋白質。

兒童食譜:制定科學、合理、均衡的營養食譜。

營養供應完全平衡。兒童每天必須獲得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根據不同年齡所需營養素的不同,調整食物結構,不斷完善兒童膳食的營養模式。我們每天給孩子提供的食物量是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各種營養素的量來確定的。

我們的飯菜

a、保證了兒童日常飲食中營養充足、均衡,形成了中國的營養特色,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輔,以谷物為主要能量來源。

b、食物種類多樣。重視食物品種的多樣化和合理化,每天安排吃15-20種左右,每周70-80種。每個月大概有130-140種菜,壹周基本沒有重復的菜和小吃。食物不壹樣,就是每頓飯的品種組合不壹樣,刀工要求不壹樣,烹飪方法不壹樣,調料加工比例壹樣。

六個搭配:

1.米粉搭配

米飯和面食的搭配;粥和糕點的搭配;保證從多種組合中攝入碳水化合物。

搭配厚度

將粗糧與面粉、大米混合,如紅薯、玉米、南瓜、血糯、米仁、大米等,提高食物的營養價值。

3.幹濕搭配

牛奶、豆漿和餅幹、面食、米飯和湯、粥和午餐的搭配,可以提高孩子營養的吸收,增加水分補充營養。

4.甜鹹搭配

幹濕甜品和幹濕鹹甜品的搭配,可以控制糖和鹽的攝入,讓孩子每天均衡的吃糖和鹽。

5.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搭配

動物性食物(魚、肉、蝦、雞、鴨、蛋等)的搭配。)和豆制品(豆腐、幹香豆、黃豆、紅豆等。)應註意植物蛋白的攝入,保證只攝入優質蛋白,提高蛋白質的補充功能和生理價值。

6.深綠色蔬菜、淺色蔬菜和水果的搭配

大多數深色蔬菜比淺色蔬菜和水果含有更多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在兩餐之間供應適量的水果,保證了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攝入,提高了利用率。

C.根據季節特點提供適當的食物。

春天天氣溫暖,兒童生長發育快,要及時補充富含重組和維生素D的食物。如蝦皮、海魚、蝦、紫菜、青菜、豆制品等。同時,補充魚肝油。

夏天孩子體力消耗大,多吃清淡的夏季食物。如綠豆大米粥、番茄冬瓜雞蛋湯、燉四件套(黃瓜、南瓜、土豆、香菇)和增加了西瓜的食用粒。

秋季天氣幹燥,是孩子長胖的最佳時期,及時增加高熱量食物。同時,註意防止肥胖。還提供冰糖、白蘿蔔水、冰糖、梨、銀耳湯等保健食品潤肺燥。

冬天冷,是孩子儲存能量的最好時機。孩子既要儲能禦寒,又要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所以要多吃甜食,如酒釀毛毛雨、紅豆紅薯湯、紅燒小鮮肉、醬爆雞塊等。讓孩子攝入足夠的熱量。烹飪方法適合兒童。3-6歲的孩子可以逐漸從較大的快速、切丁、切片的食物過渡到帶骨帶刺的食物。烹飪方式盡量選擇蒸、煮、烤、燉、燜、軟蒸餾等。

D.少鹽、少味精、低糖、弱酸、無刺激、少油的烹飪方式更適合孩子,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3 ~ 6歲兒童的膳食計劃2這壹時期兒童的生長發育速度略有下降,但對營養的需求相對較高。在這個時期,孩子對食物的選擇有壹定的自主權,對父母安排的食物要求有叛逆心理,容易出現偏食、挑食等現象。

因為吃飯時註意力不集中,吃飯的時間延長,導致食量減少,進而引起消化功能紊亂、營養不良等問題。這個時期孩子模仿能力強,喜歡模仿父母,是良好飲食習慣形成的關鍵期。這個時期的父母,擁有良好健康的飲食習慣,會給孩子帶來無窮的好處。

飲食要點:

1,食物多樣化,以谷類為主。

谷類食物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是我國傳統飲食的主體。可以給孩子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

學齡前兒童的飲食應以谷類為主,適當註意粗糧和細糧的合理搭配。

2.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應該鼓勵孩子們多吃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所含的營養成分並不完全相同,所以不能互相替代。在制作兒童餐時,要註意將蔬菜切成小塊,供兒童咀嚼吞咽,同時註意蔬菜和水果的品種、顏色和味道的變化,以引起兒童的興趣,愉快地進食。

3、應經常吃適量的魚、蛋、禽肉、瘦肉。

魚、蛋、家禽和瘦肉等動物性食物是優質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

動物蛋白的氨基酸組成更適合人體需要,賴氨酸含量相對較高,有利於補充植物蛋白中賴氨酸的不足。肉類中的鐵得到很好的利用,魚類尤其是海魚中的不飽和脂肪有利於兒童神經系統的發育。動物肝臟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2和葉酸。

魚、蛋、禽、瘦肉高蛋白,飽和脂肪低。建議孩子可以經常吃這些食物。

4.每天喝牛奶,經常吃大豆及其制品。

牛奶富含優質蛋白質、維生素A和維生素B2,還含有較高的鈣,利用率比較高,是天然鈣的極好來源。目前我國居民膳食中鈣含量普遍較低。因此,應該鼓勵處於快速生長發育期的孩子每天喝牛奶。

大豆富含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為了增加農村孩子的蛋白質攝入,避免城市過多食用肉類帶來的不良影響,建議經常食用大豆和豆制品。

5、飲食清淡,少鹽,選擇合適的零食,多喝白開水。

為了保護兒童的消化系統,避免擾亂或影響兒童對事物的感知和喜好,防止偏食、挑食等不良習慣,兒童飲食宜清淡,少鹽少油,避免添加刺激性物質和調味品。

對於3-6歲的孩子來說,零食是指在壹日三餐之外添加的補充能量和營養不足的食物。

學齡前兒童新陳代謝旺盛,活動量大,所以對營養素的需求比較高,對水分的需求也很大。建議學齡前兒童每天喝1000-1500毫升水,以白開水為主。

6、食量和體力活動要平衡,保證體重正常增長。

目前的生活量和體力活動是控制體重的兩個主要因素。

如果食量過大,活動量不足,合成生長所需的蛋白質以外的多余能量就會以脂肪的形式沈積在體內,久而久之就會導致體重過度增加,肥胖;反之,如果進食量不足,活動量過大,則可能因能量不足而導致消瘦,導致活動能力和註意力下降。所以孩子需要保持食物攝入和能量消耗的平衡。

7、不挑食,不偏食,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學齡前兒童開始有壹定的獨立活動能力,模仿能力強,興趣增加,容易出現飲食不規律,零食吃多,食物超載。

當冰冷的手受熱、生病或情緒受到幹擾時,容易影響消化功能,從而可能引起厭食、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所以家長要特別註意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

8.吃幹凈衛生不變質的食物。

註意孩子的用餐衛生,包括用餐環境、餐具以及供餐者的健康衛生。

幼兒園集體用餐應提倡分餐制,以減少疾病傳播的機會。不吃生(未經高溫消毒)牛奶和未煮熟的豆漿、生雞蛋和未煮熟的肉類加工食品,不吃汙染、變質和不衛生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