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韭菜炒豆芽
韭菜味甘辛性溫,雖壹年四季都有,但以初春時節為佳。韭菜還是壹種良好的振奮性強壯劑,民間自古稱韭菜為“起陽草”,有“歸腎壯陽,止泄精,暖腰膝”之效。韭菜含有大量的粗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使腸胃通暢。豆芽被古人稱為“種生”的豆芽最適合春季吃,能幫助五臟從冬藏轉向春生,豆芽還具有清熱的功效,有利於肝氣疏通、健脾和胃。韭菜與黃豆芽搭配食用,可加速體內脂肪代謝,特別適合便秘者和肥胖者食用
韭菜炒豆芽做法:
1.準備好黃豆芽和韭菜。
2.豬肉切絲,用澱粉、生抽拌勻;韭菜洗凈、切段;黃豆芽洗凈備用。
3.鍋中油熱,滑散豬肉絲,盛起備用。
4.黃豆芽入幹鍋煸炒至軟,盛起。
5.鍋中油熱,下韭菜梗翻炒。
6.加入黃豆芽,滴幾滴香醋,炒勻。
7.再倒入韭菜葉,加鹽,翻炒均勻。
8.倒進肉絲,加入胡椒,炒勻;調好味盛入盤中。
烹調黃豆芽時加幾滴醋,可使蛋白質盡快凝固,同時也可防止維生素流失。既能去除澀味,又能保持豆芽爽脆鮮嫩。
2.芹菜拌豆幹
春季肝陽易動,常使人上火頭疼、眩暈目赤,常吃些芹菜,對調養肝臟、降低血壓、減少煩躁有壹定好處。
材料:芹菜壹把、豆腐幹4塊、青蒜適量
調味料:鹽1/2小匙、生抽1/2大匙、雞精1/2小匙、香油1小匙
芹菜拌豆幹做法:
1.山芹菜洗凈切成段,豆腐幹切成小條放到盤中;
2.鍋內倒入清水,燒開後放山芹菜,加少許鹽;
3.待水再次燒開後把山芹菜撈出,用溫水投凈撈出與豆幹放在壹起;
4.加調味料拌勻即可。
3.胡蘿蔔炒蛋
胡蘿蔔的維生素E和維生素A能對眼球和眼肌有滋養作用,能維持上皮組織正常機能,改善黑眼圈,有助於增進視力。胡蘿蔔與雞蛋同炒,使胡蘿蔔中的胡蘿蔔素容易吸收,也增進了菜肴中優質蛋白質和多種脂肪酸吸收,增加了對人體的滋補性。此道菜不僅能營養齊全,而且還有緩解眼疲勞的作用。
胡蘿蔔炒蛋做法:
1、將雞蛋去殼,入碗打散,調入味料,拌勻成蛋漿備用;將姜、蔥洗凈,姜切成末,蔥切成段備用。
2、將胡蘿蔔去皮,切成細絲,用滾水焯透,撈出濾去水分。
3、炒鍋下油,爆香姜、蔥,投入胡蘿蔔絲炒透,變成胡蘿蔔油。
4、瀝油,油待用。
5、鍋中加壹半胡蘿蔔油,爆香蔥花。
6、放入雞蛋。倒入胡蘿蔔拌炒,雞蛋嫩嫩的就可以了。
7、出鍋後,淋上剩下的壹半胡蘿蔔油。
4.蒜蓉木耳
木耳性甘平,補氣血,潤肺又止血。木耳中的膠質可把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灰塵、雜質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清胃滌腸的作用。木耳能降血壓,減少血液凝塊,預防血栓等病的發生,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它含有抗腫瘤活性物質,能增強機體免疫力,經常食用可防癌抗癌。
蒜蓉木耳主料:木耳200g、大蒜、香菜
調料:鹽1/2匙、糖1/2匙、醋1大匙、香油1/2匙、辣椒油1/2匙、味精少許、芝麻適量
蒜蓉木耳做法:
1.木耳溫水泡30分鐘,撈出木耳洗凈;
2.大蒜切成末、香菜切段;
3.用壹小碗把所在調料混合在壹起,加入切好的蒜蓉拌勻;
4.鍋內倒清水,水開後木耳過水焯壹下撈出;
5.控幹水分的木耳與混合的調味汁攪拌,撒上香菜即可。
5.桂花蓮藕小棗
春季肝功能旺盛,酸味食品使肝氣更加旺盛,導致脾胃消化和吸收功能下降,而甜味食品能夠增強脾胃之氣,有益健康。因此,春季飲食中,大棗是絕佳的選擇。
桂花蓮藕小棗用料:蓮藕300g、幹小棗100g、白砂糖100g、麥芽糖3湯匙45g、糖桂花2湯匙30g、鹽1/3茶匙2g
桂花蓮藕小棗做法:
1.蓮藕切去兩頭節蒂削去外皮,用清水沖洗幹凈,切成0.5cm厚的圓片。幹小棗用清水沖洗幹凈。
2.鍋中放入適量熱水,大火燒沸後將藕片放入汆1分鐘,再撈出用冷水沖涼,瀝幹水分。
3.將藕片、幹小棗、白砂糖和鹽放入鍋中,加入600ml清水,用大火煮制。
4.待糖水即將沸騰時放入麥芽糖,再加蓋轉小火慢慢煮制藕片呈琥珀色,小棗吸足水分膨脹,過程中應不時翻動攪拌,使糖分均勻滲透。
5.待水分即將蒸發盡時,將糖桂花放入,攪拌均勻。
6.最後將桂花蓮藕小棗壹片片的放入笊籬中,瀝去多余的糖汁,放涼即可。
特色:蜜糖賦予了蓮藕與小棗壹層琥珀色的外衣,將甜蜜的滋味毫無保留的奉獻了出來,讓人分不清花香還是蜜甜。當水分即將全部蒸發掉時,小棗中的水分還會析出變幹。
6.白菜炒豬肝
豬肝味甘,性平,含有豐富的鐵和維生素,春天女性適當吃些豬肝可以補肝養血。
白菜炒豬肝主料: 白菜 500克 豬肝 180克
輔料: 紅辣椒 15克
調料: 大蒜 5克 醬油 5克 白砂糖 3克 胡椒粉 1克 植物油 5克 澱粉(豌豆) 5克 鹽 2克 料酒 5克 各適量
白菜扒豬肝的做法:
1.白菜浸洗清潔,瀝幹水分,備用;蒜搗成蒜茸;姜切絲,紅椒洗凈切絲。
2.豬肝洗凈吸幹水,切成薄片,先以腌料(蒜茸5克、醬油5克、白糖3克、胡椒粉1克、澱粉5克)腌十分鐘,備用。
3.燒紅鍋,下油爆香蒜茸,下小白菜兜炒至熟,下鹽調味,盛放碟上。
4.再燒紅鍋,下油,爆香蒜茸,下豬肝,兜炒至八成熟,贊酒,再兜至全熟,下姜絲和紅椒絲,兜勻盛於小白菜上,便可上桌。
7.竹筍鯽魚湯
無論是涼拌、煎炒還是熬湯,竹筍均鮮嫩清香、營養豐富,是人們喜歡的佳肴之壹。中醫理論認為,竹筍性味甘寒,具有滋陰涼血、清熱化痰、利尿通便、養肝明目的功效。
竹筍鯽魚湯主料:鯽魚500克。配料:鮮竹筍100克
竹筍鯽魚湯做法:
1.將鯽魚去鱗及去臟,洗凈。鮮竹筍洗凈切片。
2.將鯽魚,筍片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旺 火燒開,撇凈浮沫,改用文火,煮熟即成。
8.菠菜粥
菠菜以春季為佳,其根紅葉綠,鮮嫩異常,尤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對解毒、防春燥頗有益處。中醫也認為菠菜性甘涼,能養血、止血、斂陰、潤燥。因菠菜含草酸較多,有礙機體對鈣和鐵的吸收,吃菠菜時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
菠菜粥主料:新鮮菠菜100克,粳米100克。
菠菜粥做法:
1.先將菠菜洗凈,放滾水中燙半熟,取出切碎。
2.粳米成粥後,將菠菜放入,拌勻,煮沸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