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陜西面食有哪些?

陜西面食有哪些?

陜西人愛吃面,大街上的面館比飯館多,但到底陜西陜西面食有多少種呢?有人粗略的統計了下陜西面食大概有50種之多。陜西面食把每壹種面都做的與眾不同,都賦予了深厚的文化,就像陜西的歷史壹樣。下面就為大家簡單總結集中特色陜西面食。

1、biang(音)biang(音)面

面“筋、光、香”,用炒鍋炒好肉丁或肉片及辣子、筍片、菜瓜等與面***同翻炒,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特色小吃,是很地道的秦地風味。

2、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具有3000年的歷史,最早始於周代。制作時以大肉“臊子”(即肉丁)加豆腐、黃花、木耳,烹湯澆面而成。岐山臊子面以“薄、盤、光、酸、辣、香、煎、稀、汪”的特點而聞名遐邇。配臊子用的面,壹定是用手工搟制。面團經過反復揉搓,把纖維全部拉開,韌性十足。然後搟成薄到透明的面皮,用鍘刀鍘成兩分寬的絲,下鍋煮熟,所以岐山面也叫岐山鍘面。

3、楊淩蘸水面

蘸水面何年何月何人創始,史料未曾記載,尚無從考證。但蘸水面確實是多年來楊淩、武功壹帶人最愛吃的面食。夏季,它湯汁可以放涼,新鮮蔬菜、多樣佐料相隨,是上好的防暑降溫食品;冬季,它湯汁可以加熱,雞蛋、辣子油、姜蒜、蔬菜敷上,又是驅寒保暖的美味佳肴。

4、戶縣擺湯面

有點像過橋米線。最重要的就是那碗老湯,越是陳年的越好,黑黑的醬油色,上面漂滿切碎的韭菜葉。吃時,夾壹小箸面條,放入湯裏擺壹擺,然後再吃,故名“擺湯面”。其特點:面薄筋光,油汪湯煎,酸香適口,素有薄如紙,細如線,下到鍋裏蓮花轉,撈到碗裏象條線,吃到嘴裏光又綿。

5、關中涼面

多味調和,清爽利口,面條有筋力,為夏季佳品。是壹道用料考究、獨具特色,已有千年歷史的風味面食。初以蕎麥面為面料,配以熟羊肉、蔥花及茴香、八角、辣椒、花椒、胡椒等熬制的羊肉湯,吃起來香而不膩,味道鮮美。

6、韓城羊肉糊蔔

講究的是原汁原湯。先將蒜片、辣椒面、香菜略炒,再下羊肉片,加肉湯。最後放入切好的面餅絲,出鍋前澆入辣椒油,再烹以香醋。壹絲壹絲,甚有嚼頭。

7、扯面

扯面是關中地區的傳統面食小吃,陜西八大怪之壹,寬如褲帶。用燒熱的油潑後攪拌食之,其特點是色澤協調、光滑柔韌、淡雅清香。

8、油潑面

手工搟制的又粗又寬的面條,在開水中煮熟,先配上蔥花、肉絲、花椒粉、鹽等配料,再撒上壹層厚厚的辣椒面,滾沸的油鍋裏舀出幾乎壹勺花生油,猛地澆潑在辣椒面及面條上。面條經油潑燙,表皮焦黃,食時焦辣香脆柔韌兼而有之。

9、韓城大刀面

大刀面全在技術,使用傳統大刀,切時右手提刀,左手按面,邊提邊落,案隨刀響,刀隨手移,面搓成絮,木杠壓,成硬塊,搟成壹毫米薄厚,疊起成半圓形。面切細如絲,水開下鍋,兩滾即熟。

10、撈面

撈面是北方常見的大眾面食,用杠子壓成壹尺寬的長幅面片,疊起來用刀切成細條。煮熟後輔以炒蝦仁、溜魚片、焦炒面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