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枇杷以富含胡蘿蔔素的紅肉品種居多。
1、解放鐘。解放鐘是福建省莆田縣城關鎮人鄭祖壽選育的大果枇杷品種。解放鐘樹勢強,樹型直立,很少發生早期落葉。果實碩大,倒卵形,單果重70-80克,最大曾達到172克。果皮果肉均為橙紅色,果皮略厚,易剝離。果肉特厚,汁多味甜、肉爽,口感很好。但采摘過早,果實含酸量較高,口感較差;采摘過遲,易落果,不耐貯運。應適熟采摘,宜鮮食或外運。該品種在福建的采收期為5月中上旬。
2、大五星(龍泉14號)。大五星枇杷是四川省農業廳選育的。樹勢中庸,樹形開張,枝條略粗。果實圓形或卵圓形,果臍萼孔開張,多呈五角星形,少數為圓形。果碩大,平均單果重62克,最大果重達180克以上。果皮果肉均為橙紅色,果皮較厚,易剝離。果肉厚,質地細嫩,汁多味甜,可口,酸度較小。在原產地5月上中旬成熟。
3、早鐘6號。早鐘6號是福建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於1990年育成的特早熟新品種。
早鐘6號樹勢旺盛,樹型較開張,早熟豐產。不易發生早期落葉。果實倒卵形或洋梨形。平均單果重52.7克,最大者可達100克以上,果皮及果肉均呈橙紅色,果皮中等厚,易剝離。果肉厚,肉質細致,汁多味甜,口感好,香氣濃。
早鐘6號成熟期在福州為4月上旬,該品種花多穗大,座果率高,應註意疏花疏果,增施壯果肥,否則果小品質差商品率低。其不足之處是成熟時果臍周圍略帶青綠色。
4、香鐘11號。香鐘11號是福建省農科院果樹院研究所於1998年育成。由於香氣濃,故稱香鐘11號。香鐘11號樹勢中庸,樹形開張。秋葉反卷不明顯,而多呈內卷,這是香鐘11號的重要品種特征。花穗中等大。果實倒卵形或短卵形,平均單果重57.5克,最大超過100克。果皮果肉均呈橙紅色,銹斑少,果粉多,鮮艷美觀。果皮厚,易剝離,耐貯運,肉質細致,汁多味甜,口感好,香氣濃,風味極佳。
香鐘11號嫁接苗定植後第3年開始投產,坐果率高,豐產性好,8年生母株株產20千克以上,是目前紅肉品種中少有的優質、濃香型大果品種。
5、大紅袍(安徽)。安徽大紅袍樹勢較強,樹冠高圓頭形。果實近圓形,果頂寬平,皮厚,橙紅色,稍難剝離,較耐貯運。果肉橙色,肉厚,單果重40-50克,最大超過100克,肉質略粗,汁液中等,味甜,略帶香氣,酸度較低,品質較好。在原產地是5月旬至6月上旬成熟。適應性強,豐產穩產,20-30年大樹株產仍達200-300千克。不足之處是較易感炭疽病和日灼病。
6、田中。該品種樹勢旺健,樹形開張,樹冠圓頭形。果實碩大,倒卵形。平均單果重60克以上,最大可達150克。果皮果肉均為橙黃色,果皮較薄,難剝離,果肉汁多,肉質稍粗,略偏酸。在臺灣是3月中旬4月上旬成熟,在福州5月上旬前後成熟,表現為較耐寒,豐產穩產。因含酸量略高,應盡可能完全成熟時再采收。
7、大房。四川省柑橘技術培訓中心於1989年從日本引進,表現為樹勢旺盛,樹形稍開張。花穗大,花多、密生,開花遲,花期長。果實碩大,短卵形,果皮果肉均為橙黃色,單果重70-80克,最大130克,大小不甚均勻。果肉細密,堅實,汁多。味較淡,品質中等。果面易發生紫斑病。但耐瘠,抗逆性強,不易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