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野菜,相信大家都吃過不少。很多野菜吃起來都很香,比如菊花腦、薺菜、面條菜。不過說到苦味的野菜,可能很多人都沒怎麽吃過。畢竟苦味是所有味道中最不受歡迎的。其實苦的野菜營養價值很高。在農村,老人常說苦菜可以清火,耳鳴目赤或者感冒上火的時候,吃苦菜比吃藥還管用。今天給大家介紹七種農村“最苦”的野菜。城裏人傻,糊塗,第五種農村人經常認錯。
苦菜是農村最常見的苦味野菜。苦菜適應性好,對土壤要求低。菊花狀的苦味蔬菜經常被覆蓋在田野、路邊、河溝或雜草中。苦瓜的葉子有細長的根系,當葉子或其根部折斷時,會流出乳白色的液體,比苦瓜更難吞咽。
苦菜植物雖然虛弱,但富含維生素、鈣、磷和鉀。苦菜屬植物可作為野菜食用,具有祛瘀解毒、殺菌消炎、消腫排膿的功效。苦菜類植物在清熱肝火方面損失不大。在農村,人們把苦菜連根壹起挖出來,洗幹凈蘸醬油吃,不僅減少了苦味,還特別開胃爽口。
苦碟子又叫苦葉菜、苦丁菜、苦麥菜、苦莢菜。從這些名字就可以知道它的味道有多苦。抱莖小苦蕒的葉子有圓形的邊緣,邊緣有波浪形鋸齒和微小的毛刺。抱莖小苦蕒是壹種有個性的植物。這種植物是獨立生長的,即使它長成它地下根的壹部分。
抱莖小苦蕒的幼苗是匍匐的,葉子上有灰塵,沒有盤子的幼苗是可以吃的。還具有止痛消腫、清熱解毒、活血化淤的功效,所以又叫活血草。夏天苦菜開始生長,植株能長到壹米多高,莖頂端有花有骨,花的舌狀花瓣在黃燦燦裏特別好看。
蒲公英,又名“婆媳”,是農村常見的野生植物。其葉和地下根均可食用,有去火消炎的功效。也被民間稱為“下活草”。蒲公英常用於治療乳房膿腫、咽炎、腮腺炎,是近年來網絡名人中流行的野菜。蒲公英是壹種常見的路邊野菜,它的莖、葉、根、花經過焯水後都可以在餃子裏食用。蒲公英味道苦澀,但它是壹種清熱去火的中藥。很多人經常在地裏挖蒲公英,洗凈曬幹,泡茶喝。
苦宅婆是中國南方常見的野生植物。春季采嫩葉洗凈後,可清熱消暑,清肝明目,健脾胃,滋陰潤燥。苦寨粉的味道和其他苦味野菜不壹樣,但又有其他特點。苦宅粉聞起來像榴蓮或者臭腳。剛開始會被這種難聞的味道所排斥,但是煮過或者煮過湯之後味道很好。
雲南眼子菜,又名間歇菊、大葉苦苣菜,也是苦苣菜的壹種,菊科植物,喜歡生長在道路或河流沿岸的潮濕地方。有花有葉的雲南槐葉片呈鋸齒狀,有細小毛刺。當它們破裂時,會流出乳白色的汁液,粘在手上很難清洗幹凈。苦味雲南富含維生素C、鉀和鈣。幼時,其葉較嫩,微苦。可涼拌或清蒸,可防治貧血。雲南槐全草可入藥,具有許多苦植物共有的清熱、涼血、止血、止痛作用。
雲南有花有葉的苦植物,夏季開始發芽,莖挺拔可達壹米多。持莖葉生長邊緣的毛刺變得堅硬鋒利如鋸齒,壹不小心就會傷到皮膚。在莖的頂端,有壹個鐘形的溫室。花序開花時花瓣呈舌狀,雲南酢漿草形狀似薊或酢漿草。有時候農村人經常認錯。
曲曲菜,又叫曲曲鴨,侵馬菜,像壹種生長在河邊、運河邊濕土裏的野生植物。曲曲的葉子像苦葉,但比苦葉厚。當曲曲的葉或根被切下時,會流出乳白色的汁液,汁液又粘又苦。曲菜是壹種非常有趣的野菜。春天,它的葉子又脆又嫩,地下的根也很脆。它不僅不苦,而且味道香甜爽口。曲葉富含維生素、鉀、鈣,性寒味苦,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涼血利濕的功效。外用可以治療燒傷,瘡,腫,痛。到了夏天,曲曲菜開始長大,能長到30多厘米高,葉子變得又寬又厚,味道也變得特別苦。北方農村常見的吃法是蘸醬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