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老酸奶:它是文化,是歷史,不僅僅是味道。酸奶的營養價值遠遠超過鮮牛(羊)奶。它含有多種乳酸、乳糖、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酶等。青海老酸奶不僅僅是簡單的酸奶,更代表著青海三江源地區天然無汙染的純生態綠色食品。五香牛肉幹:雪山五香牛肉幹選用青海高原新鮮牦牛肉制成。方法精巧,成品色澤鮮艷,營養豐富,既保持了牦牛肉的風味,又香氣濃郁,味道鮮美。日巴:西寧有壹種獨特的燒烤叫烤肉串,很多遊客都會對它印象深刻。
這是壹種風味烤肉串。羊排烤至半熟,然後刷上醬汁,在木炭上烤。這種做法其實就是土耳其烤肉,甚至連kebab這個詞都來源於土耳其語。特別提醒:青海幹燥。為了增強抵抗力,要加強蔬菜水果的攝入,避免無節制地吃羊肉。壹旦它生氣,就會影響它的體力和健康。因為當地蔬菜水果產量不多,建議服用合成維生素,尤其是VC。青海藏區的李清酒相當醉人。平日飲用普通白酒的三分之二為宜。西藏酥油茶等食物不適合內地人的胃,不能多吃。
當地有壹個習俗,招待客人的空酥油茶碗必須重新裝滿。所以建議酥油茶的碗要壹直保持三分之二滿,既不會傷害藏民的感情,又能保護自己。建議攜帶黃連素等止瀉藥。青海很多地方都居住著各族穆斯林。在任何壹家穆斯林餐館就餐時,註意不要帶進牛羊肉以外的外國食物,不要喝酒,盡量不要浪費食物。穆斯林的清真概念不僅僅是禁食豬肉,還有很多禁忌。不自覺的小心翼翼,以免傷害宗教感情。在青海湖周圍的每壹家餐館,都有聲稱是青海湖黃育制造的菜肴。
其實為了保護這種珍貴的魚類資源,青海省政府幾年前就已經封湖禁漁了,所以這裏的黃育要麽是紮陵湖的,要麽是偷來的,還是不吃的好。手抓羊肉是青海牧區人民招待客人的美味,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食之壹。第壹次用手吃羊肉,會覺得近乎原始。嘗了很多遍,越吃越饞,令人難忘。手抓是青海高原特有的吃法,在全國都有很好的口碑。搶羊肉和以水生植物為生的藏族同胞的遊牧生活息息相關。因壹手抓肉,另壹手切、挖、挑、切片,把羊骨頭上的肉全部吃掉而得名。
仲夏到初冬是草羊的黃金季節,也是吃到最新鮮美味的手抓羊肉的好時候。這時候如果有貴客來喝奶茶,好客的牧羊人會去羊群裏挑出肥美嫩滑的大傑羊;當場宰殺,剝皮,放入鍋中。只要喝三碗奶茶,壹大盤熱氣騰騰的羊肉就端上來了。羊肉上有壹些鋒利的藏刀。
這道菜羊肉紅白相間,肥而不肥,色澤誘人。它是被人用刀吃掉的。雖然嘴油,手滑,但吃起來涼而不膩,油而脆,嫩而嫩,味道不凡。手工煮羊肉是草原牧民獨有的。做菜簡單活潑,只需加壹把鹽(有的不加鹽,吃的時候蘸鹽),溫度剛剛好,血絲很快消失,肉熟而不硬,吃起來鮮嫩可口。手抓羊肉的色、香、味、形。
隨著近年來旅遊業的大發展,青海各地的酒店都將手抓羊肉列為青海名菜之壹。奶皮,也叫幹奶酪,類似於西餐中的奶酪。是青海農牧交錯帶農民用牛奶制作的著名奶酪制品之壹,是乳制品中最美味的營養食品。其生產歷史已近百年。
奶皮的制作方法是將鮮牛奶放入鍋中煮沸,控制火候,用小火烘烤,不斷攪拌使水分慢慢蒸發,將牛奶濃縮,在鍋底凝結成圓形的黃色奶餅,然後陰幹。奶油呈純黃白色,油漬少,蜂窩狀砂眼,色澤清新迷人,滑膩酥脆,軟糯可口,不油不膩,營養豐富。
它不僅是日常食品,也是節假日招待女性的上品,還是走親訪友、照顧老年病人的禮品。老人喜歡把奶皮切成小塊,泡在奶茶裏。如果切成盤子,作為幹果軟糖是很好的奶油點心。
產茶區牧民用銅壺、茶壺煮茯茶。當茶葉在鍋裏沸騰翻滾,變成暗紅色時,他們用特制的漏勺把茶粉撈出來,加入鹽和牛奶,然後煮沸。供應奶茶。在牧區,奶茶是牧民的日常飲品,壹年四季不間斷。喝奶茶可以提神解渴。在原本寒冷幹燥的環境中,有潤喉、助消化、解悶的功效。
吃完糍粑或者抓羊肉喝幾碗奶茶,壹整天都很難有饑餓感。肉類造成的維生素C缺乏也可以通過奶茶來彌補。奶茶,從牧區到半農半牧區、農區,被藏、蒙、回、漢、土族等民族廣泛消費,從牧區的大罐奶茶演變為特色的罐裝奶茶。壺俗稱沙壺,用它做的奶茶很好喝。老人還在奶茶中加入荊芥去頭暈,辣椒生姜去寒熱,杏仁防咳嗽。奶茶不僅是農村待客的上品,也是走親訪友、慰問病人的禮品。過年過節,迎新、結婚是客人的第壹杯飲料,稱為喜茶、新年茶。
酒青稞酒,藏語叫羌,是用糧食青稞釀造的,青稞是青藏高原出產的主要糧食。是藏族人民最喜歡的酒。這是壹個必不可少的節日,結婚,生孩子,送親戚朋友。藏族人敬酒喝酒也有很多規矩。在節假日等喜慶日子飲酒時,如果條件允許,應使用銀質酒壺和酒杯。另外,妳應該在壺嘴和杯子邊緣粘壹些酥油。這叫Garjian,就是白色裝飾的意思。當主人向客人敬第壹杯酒時,客人要拿起酒杯,右手無名指尖蘸壹點青稞酒,灑在空中。同樣的動作做三遍,主人會敬妳三口酒。三小口意味著連續三小口。妳每喝壹口,主人就會再給妳壹杯。第三口過後,客人們會把酒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