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導讀: 面食是指主要以面粉制成的食物,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種類的面食,中國主要有:面條、饅頭、拉條子、麻什、燒餅包子等,西方有面包、各種烤餅等,種類繁多。
面食,用面粉制作的食品的總稱。中之傑指出:面食從熟制方法上可以分為蒸、煮、烙、煎、烤、炸、燜等幾大類,制作的方法不同營養素損失也有所不同。
面食
烹制:山西烹制面食中,有很多各具特色、別有風味的手工煮食,如貓耳雜、小撅片、撚魚、豆面流尖、煮花塔。除此之外山西面食還有煎烤制面食,如烙餅、煎餅、鍋貼水煎包、燜面、燜餅等,還有炸制類食品,如麻花、油糕。風靡世界的方便面的發源地--日本的明星食品株式會社社長蔔厚昌元先生在專門來晉考察山西面食後說:“世界面食在中國,中國面食在山西,山西不愧為面食之鄉。”
煮制:山西煮制面食品種豐富,制作多樣,大體可分為五十余種,如細如發絲的拉面,刀飛面舞殷削面,遊龍戲水的壹根面等。制作方法有搟、拉、撥、削、壓、擦、揪、抿等幾十種,所用原料除小麥面外,還有高粱面、豆面、玉米面、蕎麥面、蓧麥面等,調料上自雞、鴨、魚肉、海洋,下至油、鹽、醬、醋,不壹而足,所以山西面食有“壹樣面百樣做,壹樣面百樣吃”的歷史。到山西做客壹年365天,可以品嘗到天天不重樣的豐富美味的面食。
蒸制:山西蒸制面食品種繁多,玉米面窩窩是過去最普通的主食。晉南晉中壹帶產麥區則多吃饅頭。饅頭分為花卷、刀切饃、圓饅、石榴饃、棗饃、麥芽饃、硬面饃等。雜糧蒸食有晉北晉中呂梁的蓧面烤佬佬;忻州五臺原平的高粱面魚魚,另外還有包子、稍梅等。
香菇
材料:豬肉餡、香菇、大蔥、香油、醬油、餡調料、鹽、姜、面粉、清水。
:1、將面粉加清水攪拌成雪花狀,再和成光滑的面團,蓋上濕布靜置醒壹會。
2、利用面團醒的時候來調餡,豬肉餡順著壹個方向,攪拌上筋,邊攪拌邊加些清水,至到肉餡飽滿上筋即可。
3、姜切粒,蔥切蔥花,把姜、蔥、香菇加入肉餡中,再加入餃子餡調料和醬油、鹽,攪拌均勻,最後加入香油攪拌均勻做成餃子餡。
4、面團搓成長條,切成小劑子,搟成皮,面皮中包入適量的餡料,捏成餃子,放入滾水中煮到浮起時,中間點幾次涼水,熟後撈出就可以了。
蔥花雞蛋餅
材料:胡蘿蔔、雞蛋、面粉、蔥、鹽、糖、生抽。
做法:1、雞蛋打散、胡蘿蔔和蔥分別切末。
2、面粉加水攪成可流動的面糊,調入調料,放入雞蛋,放入胡蘿蔔末和蔥末,攪拌均勻。
3、平底鍋少許油燒熱,轉中小火,倒入面糊,晃勻,將雞蛋餅兩面煎至金黃色。
4、稍稍放涼後,煎好的雞蛋餅移至案板,按個人喜歡切成小塊食用即可。
生煎包
材料:發面團1份、豬肉餡、蝦皮、蔥姜、醬油、香油、鹽、米酒、糖、胡椒粉、蘇打粉。
做法:1、餡,蝦皮,蔥末,姜末攪拌均勻,制成內餡。
2、面團加入B料搓成長條形,均勻為30等份,搟成圓形面皮,分別包入1大匙內餡包好,收口捏緊。
3、油2大匙,放入包好的包子,以小火煎至底部呈金黃色,淋入佐料,加蓋煎6~7分鐘,撒上蔥、黑芝麻。
拉面
材料:精粉、水、堿面、鹽少許。
做法:1、將面粉和鹽面壹並放入面盆內,壹手倒水(水溫:冬暖,夏涼,春秋溫),壹手和面,打成穗子,使面粉與水全部摻合後揉光成團,再用雙手蘸水將面搋勻,搋到盆凈面光,不粘手為止。用凈布蓋上餳約半小時。
2、將堿面用水100克化開成堿水。
3、面餳好後,取l/2面團用雙手蘸抹堿水搓成長條,兩手各抻面的壹端,提離案板,慢慢溜條,即上下晃長,兩手合攏旋成麻花形,這樣反復晃動六七次後,當粗細均勻時放在案板上撒上幹面撲滾勻後手提兩端,離案甩成長條,再放在案板上,去掉兩頭成對折兩條,壹手捏住兩個端頭,另壹手的四指套在兩根面條的另壹端,懸空拿起,兩手同時用力抻拉,並上下抖動,反復拉六七次。
4、邊拉邊滾面撲,將面拉成細香柱粗的條(64根),下開水鍋。下鍋時左手執兩端面頭,右手將面均勻地撒在鍋內,隨後將右手搭在面頭端,左手揪斷面頭,撒入鍋內即成。
三鮮豆皮
材料:去皮豬肉、雞蛋、凈豬口條、凈豬肚、水發玉蘭片、水發香菇、叉燒肉、味精、凈豬心、豬油、大米、紹酒、綠豆、醬油、糯米、精鹽。
做法:1、大米、綠豆浸泡後加入150克水在食品打碎機中混合制漿,越細越好。
2、將豬肉、豬口條、豬肚、玉蘭片、香菇、叉燒肉、豬心切丁狀,加適量味精、紹酒、醬油、精鹽做成餡料。
3、糯米洗凈,水泡八小時,瀝幹水分,旺火蒸熟後晾壹下。鍋置竈上加豬油50克、鹽少許、水250克,放入糯米炒勻,直至將米炒透。
4、將豆面漿在煎鍋中攤成皮,打入雞蛋塗勻,蓋鍋蓋。烙成熟皮。用鏟子將皮四周疏松,翻面後撒鹽10克,把糯米倒入鋪平,在半邊撒餡料鋪勻,對折糯米和漿皮。
5、沿豆皮邊淋入豬油,提高爐溫煎壹會,邊煎邊切成小塊,再澆入豬油45克,起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