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種子采集和加工
(1)種子采集
用於采種的果實選自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品質好、完全成熟的成年母樹林。采種時,選擇質量好、形狀好的新鮮果實,室溫放置,待果實成熟變軟時剝下,將種子和果肉裝入紗布或尼龍袋中,用水搓洗,將種子和果肉分離,用水漂出雜質和皺縮的種子,將洗好的種子鋪在吸水紙上,室內陰涼處晾幹。將陰幹的種子裝入袋中,儲存在陰涼幹燥的地方。0~5℃低溫保存,播前沙藏60~75d。
(2)種子處理
將種子用溫水浸泡2小時左右,取出後用種子15~20倍的濕沙混合。沙子的含水量在20%左右,放入木箱、花箱等底部有排水孔的容器中。容器底部覆蓋壹層10cm的濕沙,混有河沙的種子覆蓋5cm厚。之後每半個月檢查壹次濕度。如果濕度太高,可以摻入幹沙或者攤開流失壹些水分。濕度過低時要加濕,便於分層處理,每次檢查都要翻壹次,這樣可以保持上下濕度的壹致,也起到通風的作用。壹般堆放時間為40 ~ 60天。
在砂庫分層的基礎上進壹步變溫處理,更有利於提高種子發芽率和出苗率。Smith(1967)對砂庫層積種子進行2周的日變溫處理2~6周,21℃處理8小時,10℃處理16小時,種子發芽率接近100%。
2.苗圃整地
選擇土壤肥沃松軟,排灌方便,地勢平坦,陽光充足,土壤微酸性或中性的地塊。秋季結合第壹次深耕30cm左右,形成高20cm,寬60-80 cm,長20-30 m的高壟,壟溝上口寬25-30cm,深30cm。
播種
播種分春播和秋播,很多地區采用秋播。秋季播種時,種子不需要進行層積處理,播種後種子在土壤中休眠。秋播壹般在6月上半月5438+2月進行,可以點播,也可以條播。按需每穴播種5~7粒幹種子,鉆中華獼猴桃或美味獼猴桃每平方米需3~5g種子。播種後,用2 ~ 3毫米厚的細砂覆蓋,並用塑料薄膜覆蓋。春播因地區而異。中南部地區可在3月中下旬播種,北部地區可在日平均氣溫達到11.7℃時播種。春播種子壹定要分層,20%左右的種子發芽就可以播種了。
4.播種後管理
(1)水
少雨的時候,早晚各噴壹次水。春播後7 ~ 10天,秧苗陸續出土,露出壹部分稭稈。如果用塑料薄膜覆蓋,挖掘後噴細水,防止土壤掩埋幼苗。高畦育苗可采用溝灌,平畦灌水時水流要緩。
(2)苗木的間隔和移栽
當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拔除多余的弱苗、小苗和病蟲害。間斷性健康苗可以移栽,移栽前要給苗床澆水,方便帶土育苗,可以減少根系損傷。移栽後澆壹次,每隔2 ~ 3天澆壹次,連續澆三次,以後間隔時間可以長壹點。
(3)遮光
幼苗細而弱,根系淺,葉面積大,蒸騰損失大,需要防幹燥、防曬、淋雨淋。揭開蓋草或離膜後,應立即搭起棚子遮陽。
(4)追肥
幼苗出土半個月後,可噴施0.1%~0.5%尿素,或配合灌溉施用腐熟的人糞便。每兩周可以在葉面噴壹次肥料。幼苗長到30cm後,控制施肥,防止過度生長。
(5)除草松土,防治病蟲害
澆水後中耕,松土,除雜草。註意病蟲害的防治。
(6)去核、去芽、疏側枝
當幼苗長到30 ~ 40厘米高時,摘心,去掉基部的萌條。當苗枝和藤蔓直徑大於0.7厘米時進行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