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證睡眠
人體生長激素的分泌壹天24小時內是不平衡的,80%的生長激素在人睡眠時分泌,每天夜間22點至淩晨1點是全天分泌高峰期,分泌量可占全天的20%—40%,但必須在深睡壹小時後才能進入這壹時期。所以,要想長高,最遲要在九點半之前入睡,千萬不能熬夜。
2、適當運動
運動能促進身體的代謝,加快身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是促進孩子長高的必備項目。想通過運動長高首先要避免選擇重壓性或者過度損耗的運動,比如舉重、長跑馬拉松、負重練習等。可以選擇彈跳類或拉伸類的運動比如籃球、跨欄、引體向上、跳繩等。
向上跳摸高的地方是壹種比較簡單的長高的辦法,也沒有場地和運動器械的限制,建議大家去嘗試。
3、飲食調整
兒童與青少年生長發育迅速,需要充足的營養素,才能讓生長潛力得到很好的發揮,營養過剩與營養不良,均不利於孩子長高。讓孩子長得更高,多吃高蛋白,營養豐富的食物,補充鈣、維生素、礦物質等。比如,每天喝兩杯牛奶,常吃雞蛋、豆類、肉類,蔬菜和水果也是必不可缺的,千萬不要讓孩子養成挑食的習慣,飲食壹定要均衡。
4、減少壓力
有資料顯示,長時間心裏高壓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影響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所以,父母應該努力的營造壹個和諧的家庭氛圍,學習上不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加強親子互動,用愛溫暖孩子,引導孩子走向樂觀向上的人生路,讓孩子能夠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健康的長高。
5、激素治療
對於家族性身材矮小的孩子,目前可以通過國際公認的生長激素治療促進增高,而且壹般都會有效且副作用小。但是,並非任何矮小的兒童都適合使用,必須由專業醫務人員進行體格檢查、骨齡測定、必要的內分泌功能檢測後才能確定是否適合使用。
6、影響身高的因素
⑴遺傳:壹個民族或家族的成員,其身高相近。如白種人普遍較黃種人身材高大。壹個家族中,如果父母身材高大,子女往往較高。這可以說是先天因素,亦即與遺傳有關。
⑵環境:即後天因素,在骨骼生長中的作用也很重要。
①營養因素,如食物中鈣、磷的比例合理,有助於長高。
②疾病能影響骨骼的發育。如垂體疾病,其合成的生長激素過多或過少,均可影響身高。性激素促使骨骼發育,如過早產生大量性激素(性早熟),則少年時期個子長得快,而發育成熟之後反而比同年齡的人矮。
③情緒波動,睡眠減少,生活不規律,均可影響全身發育和內分泌器官的機能而導致身體發育異常。
④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有利於長高。有人統計,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青少年,較不參加體育鍛煉的青少年可高出4厘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