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桂魚、獅子頭、宮保雞丁、文斯豆腐、佛跳墻、乳鴿、東坡肉、水煮雞、北京考生、水煮白菜,這10道菜堪稱國宴中的10經典。
然而,“水煮白菜”壹直備受爭議。其實這種異議通常來自於對這道菜的無知,只聽名字很難理解它的意思。
“開水”“大白菜”真的都是很普通的食材,很便宜。但是,“水煮白菜”並不是燒開水那麽簡單,因為這碗水煮白菜很有講究。
就像《紅樓夢》裏的茄子,妳吃長茄子,味道卻沒有長茄子好吃。同樣,“水煮白菜”好像是用“開水”煮的。清湯掛面不油,但茶湯鮮香,令人難忘。可以說,“水煮白菜”的“水煮”構成了這道菜的靈魂。
那麽,這碗“開水”有什麽獨特之處呢?
其實就是用母雞、老鴨、香腸、排骨、扇貝等食材燉了4個多小時的湯。這湯怎麽會不好吃呢?怎麽會不香呢?
不過,至於清湯和掛面為什麽像白開水,那只是因為廚師在燉了4個小時後,在肉湯裏反復加入了兩三次切碎的雞胸肉,吸收了湯裏的殘渣。
徹底燉好壹點的湯,煮開的時候把白菜順著上面倒進去煮。然後把燙白菜的湯扔掉,再倒進湯裏,就算實現了這道菜。
但要想這道菜真正達到“不稀罕的菜比稀罕的菜好”的境界,“水煮白菜”中的“白菜”是精挑細選的。
首先,大白菜應該是北方的。其次,選出來的白菜必須是未成熟的成熟狀態。最後,並不是大白菜的每個位置都能用來做這道菜,只有變黃的嫩心位置才能用在這道菜裏。
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可以用“白菜壹元,開水2000元”來形容這道菜。這有點像“秋刀魚面”,很普通的壹碗油光發亮的面,卻無比美味。壹碗“湯”造就了這道“秋刀魚面”的靈魂。
“水煮大白菜”作為川菜十大經典菜品之壹,將極其復雜的加工工藝,化為簡單的造型,鮮美可口。可以說改變我們對四川菜麻辣鮮香油的舊印象是很有象征意義的。
眾所周知,“水煮白菜”這道菜能擺上國宴,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其文化特色、味道鮮美、工藝復雜,符合實際國宴對菜肴的要求。
同時,“水煮白菜”的精髓屬於中國人的精神。看似清晰不妖,實則深奧。而且清新自然,臭但是低調。簡單的白菜,卻很有鄉村風情。
真正的“水煮白菜”不是每個人都能摸到、嘗到的。這碗“開水”的加工工藝太復雜了。真的是“湯裏經常出現娃娃菜,水煮白菜不常見。”
不難看出,“水煮白菜”自然成為了真實身份和影響力的象征,能夠走上國宴的餐桌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老韓本人對此事完全沒有異議。
現在,妳還覺得“水煮白菜”便宜嗎?妳還反對它去國宴嗎?希望妳能告訴老韓妳的想法,我們壹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