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雞是屬於川菜當中的壹道涼菜,主要的味道是以麻辣為主,那為什麽這道菜帶有“口水”二字?又有什麽關系?制作這道菜與“口水”完全沒有關系,之所以叫“口水雞”那是因為這道菜“麻”的味道較濃吃後會讓嘴巴發麻,不由自主的流口水,後來人們就叫成了“口水雞”。
川味口水雞如何做?川味的口水雞的特點是:麻辣、鮮香、肉質嫩滑,雞的制作上與粵菜當中白切雞的做法相似,做出來的雞口感嫩滑;醬料則講究麻辣,兩者的搭配使得壹道口水雞的味道、口感變的更好。在制作上可以分為兩大步去給大家分解:第壹步雞的制作方法、第二步醬料的制作方法,詳細請往下看。
第壹步雞的制作方法食材:三黃雞壹個(約3斤)
配料:大蔥、料酒、生姜
調料:鹽、雞粉
制作步驟
1. 第壹步雞的選擇:口水雞這道菜雞肉的肉質講究嫩滑,所以在雞的挑選上不能選擇太老,也不能選擇太嫩的雞,養殖時間為90天左右的三黃雞最佳,肉質嫩滑不會很老、而且雞肉有味道。
2. 第二步雞預處理:新鮮的三黃雞宰殺好,然後去掉內臟清洗幹凈,去掉多余的肥油,然後備用。——(註意:雞內部的雞肺壹定要去掉,否則雞肺部位是很難浸泡熟的)
3. 第三步雞的浸泡:取壹個大的湯鍋,然後加入可以浸泡末過雞的清水,加入大蔥、料酒、生姜、然後加鹽、雞粉把鍋中的水調制底味,大火煮開後,拿著雞的頸部,然後三提三放浸泡雞三次,讓雞內部的冷水充分流出,使受熱均勻,然後把雞放入鍋中浸泡23分鐘,中途撈出讓雞內部的水分流出,再浸泡於鍋中。
4. 第四步過冷水:23分鐘後把雞撈出,然後馬上把雞浸泡於冰水或涼水中散熱,雞的溫度下降後然後撈出瀝幹水分備用,然後接著做下壹步,醬料的制作。
第二步醬料的制作方法制作紅油所需材料:香蔥、香葉少許、八角3顆、辣椒面50g、花椒面25g、蒜蓉20g、芝麻少許、食用油約250g
調料①:味極鮮醬油50g、陳醋30g、藤椒油10g、雞粉10g、白糖10g、鹽少許
1.?碗中加入辣椒面、花椒面、蒜蓉,然後攪拌均勻,放壹旁備用。
2.紅油的制作:熱鍋然後加入食用油,油溫四成熱加入香蔥、香葉、八角小火爆香爆出味,等到香蔥炸幹,然後用漏勺把鍋中的香料撈出,把油溫升至六成熱,然後把熱油倒入提前準備好裝有配料的碗中,把配料激香,然後馬上用筷子攪拌,然後加入少許芝麻攪拌,紅油就制作好。
3.醬料調配:另取壹個碗,碗中加入調料①攪拌均勻,然後再加入制作好的辣椒紅油,再攪拌均勻,這樣醬料制作完成。
4.?然後把提前制作好的雞砍塊擺放在盤中,然後舀入適量的醬汁,再加入少許的香蔥點綴,壹道美味的口水雞制作完成。
口水雞制作小貼士1.?制作口水雞這道菜,雞制作很關鍵最終會導致制作出來的口水雞肉質是否嫩滑,雞浸泡的時間不能過長,而且是以浸泡為主,鍋中的水不能出現翻滾,否則雞會出現破皮和肉質變老現象,保持恒溫浸泡即可,浸泡好後撈出馬上過冷水讓雞降溫,這樣才可以保持雞的肉質的嫩滑。
2.?在制作紅油的時候,要控制好油溫,為了不讓紅油的味道過於單壹所以加入了八角、香葉、大蔥增香,在倒出熱油舀淋香料的時候油溫要控制在五到六成之間,否則辣椒面、花椒面容易被熱油炸糊,導致出現焦味。
3.?醬料的制作上麻和辣的份量根據個人口味添加,其中主要的麻味靠的是紅油當中的花椒面來提升,辣味如果不夠可以在調配醬汁的時候加入小米辣增加辣味,攪拌均勻即可。
內容總結之疑惑解答1. 為什麽我按照妳的方法制作做出來的口水雞 雞肉不熟,還帶有血水?
答:出現做出來的雞肉不熟主要的原因是浸泡的溫度沒有把握好,雞骨頭中帶有血水是正常現象,這樣說明肉質較為鮮嫩,如果說肉質還帶有血水那就不正常了,那肯定是浸泡出現了問題,在浸泡的時候壹定是恒溫浸泡,千萬不要下入雞後就熄火了,這樣鍋中的溫度就會慢慢下降,就會導致雞厚的部位出現不熟的現象,正確做法是恒溫浸泡,即保留最小的火力控制湯面不翻滾浸泡即可。
2. 為什麽我做出來的口水雞醬汁帶有苦味?
答:出現制作出來的醬汁帶有苦味,那是因為制作紅油的時候油溫過高所導致。在制作紅油的時候,碗中的材料辣椒面不能是辣椒粉,花椒面也不能是粉末狀(因為粉狀的遇高溫容易出焦味)然後要與蒜蓉攪拌均勻,再舀入熱油,熱油的油溫是5~6成熱,油溫要控制好,如果油溫過高是會出現苦味、焦味的,油溫過低也會導致碗中的材料無法激發出香味,所以油溫控制很重要,還需註意的是芝麻是在舀入熱油後才添加的,避免炸糊。
3. 在制作紅油的時候已經加入了花椒面,為什麽在調配醬料的時候還要加入藤椒油?
答:花椒面主要的味道就是以麻為主,而藤椒油的味道要比花椒的味道要濃郁,帶有清香的氣味,加入主要是起到增加清香味的作用,但是份量不能加多,否則影響味道。
結語口水雞的味道麻辣鮮香、肉質嫩滑,很多人都喜歡吃,在制作上雞的制作和醬料調配很關鍵,看完以上的做法後與妳的做法是否壹樣?如果還有什麽需要註意的地方歡迎評論區交流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