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食品的特點
仿菜就是仿宮廷菜,也就是改革後的宮廷菜。它是北京菜系的壹個獨特分支,其特點可以用“稀、珍、古、怪”四個字來概括。它在顏色、質量、味道、形狀和器皿上都特別精致,而且還具有皇家優雅的氣質和豐富的工藝。因其用料要求高,工藝復雜,價格昂貴,雖歷史悠久,從未跳出宮廷圈子,卻難以在市場和民間流傳。辛亥革命後,1925年,壹些分散的名廚聚集在北海公園,開辦了壹家仿食館。此後,以宮廷風味著稱的仿膳風靡壹時,很快成為“壹絕”。目前,頤和園的“聽館”、北海的“仿館”、沈陽的“禦膳坊”等都以烹制清宮菜肴聞名中外。仿膳大約有800種,其中三分之壹是名菜。其特點是做工精細,外形美觀,味道清新醇厚,柔和輕盈,特別註重造型的巧妙和命名的優雅。仿食的代表菜有:海紅魚唇、豬裏脊、孕鱖魚、鳳凰爬窩、媒婆自配、金魚鴨腳、宮門獻魚、荷花大蝦、盤龍黃魚、蛤蟆鮑魚、炒裏脊、鳳凰展翅等等。
【海紅魚唇】
“海紅魚唇”是北京房山飯店的代表菜肴之壹。
按照清宮禦膳的制作方法,將煮熟的魚唇切成條狀,用雞湯、紹酒、蔥、姜、精鹽等調料反復蒸、煨,將魚唇的腥味去除至松軟有彈性的程度,再澆上由蟹黃、紹酒、精鹽、味精、雞鴨湯、紅油(油浸胡蘿蔔)制成的醬料。
該菜色澤紅潤,魚唇順滑,蟹味鮮醇。
[豬裏脊肉]
這道菜是北京房山飯店的代表菜之壹。據說是清朝禦膳大廚模仿王公們佩戴的“荷包”所創。
制作方法是:用手勺將雞蛋攤成皮,用豬裏脊肉丁、香菇丁、藍片丁做成的餡料包裹,然後在表面鋪上蛋糊,用火腿末、油菜末裝飾,做成“荷包”形狀,放入四成熱油中炸熟。
其特點是皮金黃酥脆,肉餡軟嫩可口。
【紅娘自配】
這道菜是沈陽禦膳堂的代表菜之壹。
模仿清代禦膳的制作方法,將大蝦去皮,留尾,去沙線,從背後切片,拍平,用精鹽、味精、胡椒粉、紹興酒腌制,卷成半圓形蝦盒,掛蛋糊裝飾,油炸後放在盤子四周,中間夾壹層光滑的西紅柿裏脊。
壹次吃兩個菜,造型美觀,脆嫩可口。
【宮門獻魚】
這道菜是沈陽禦膳堂的代表菜之壹。據說清朝康熙皇帝南下“宮門嶺”,在壹家小飯店吃“肚花魚”時,把菜改成了“宮門魚”。這道菜也是兩道菜。
制作方法是:選取壹條大鱖魚,分成三段,頭尾兩段幹燒制成,放在魚塘兩端。取中段幹凈的魚,切成方形片,用調料腌好,用蛋糊煎熟,放在頭尾中間形成“宮門”,澆上白醬,看起來像是壹條跳出宮門的魚。
【盤龍黃魚】
“盤龍黃魚”是沈陽禦膳堂的代表菜肴之壹。
用壹條大黃魚,從背部切開,去頭去尾,去掉脊骨和胸棘。在魚面上劃十字刀,用調料腌制,掛蛋糊,左右卷尾,熱油炸熟,放入大盤中,澆上糖醋汁,在魚頭上方放壹個炸好的“荷包蛋”。形似龍,色澤鮮艷,清脆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