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幹媽辣椒醬可以說是90後的童年記憶。小時候,家家戶戶的書桌和櫥櫃上,必然會有壹瓶老幹媽。時至今日,老幹媽辣椒醬的銷量依然非常巨大,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老幹媽辣椒醬的銷量在2014年也經歷了大幅下滑。
2014,65歲的陶華碧為老幹媽奮鬥了大半輩子。看到兩個兒子都長大了,她把公司的股份平分給兩個兒子。但她把公司最重要的經營權交給了二兒子李妙星。據說背後有兩個原因。壹是陶華碧的長子李貴山更喜歡擺弄房地產行業;第二,李桂山壹直想以辣椒醬為主業,拓展不同的業務和發展方向,這完全違背了陶華碧自己的經營原則。
李妙星接手“老幹媽”後,2014年,隨著李妙星手中的權力越來越大,看著“老幹媽”每年都在積攢上漲的收入,李妙星為了能多賺點,於是也打起了“歪主意”。原來“老幹媽”辣醬用的是貴州辣椒。這時候李妙星直接把辣椒換成了價格更低的河南辣椒。俗話說,妳得到妳所付出的。這種河南辣椒雖然成本降低了,但和原來的貴州辣椒相比,就像螢火蟲的燭光和天心的明月壹樣,企圖欺騙消費者。
但是老幹媽的辣醬的消費者大多是忠實的老顧客。吃了20多年的老幹媽,怎麽可能沒有不壹樣的味道?隨著童年記憶中那種味道的消失,老幹媽的口碑下滑,甚至銷量大幅下滑。李妙星的這種機會主義,不僅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還讓老幹媽陷入了巨大的境地。
2019年5月,已經70歲的陶華碧再次出山,揭秘“老幹媽”更換辣醬原料的黑歷史,並承諾味道絕對和以前壹樣。僅僅過了半年,“老幹媽”辣醬就賣出了50.23億元的好成績,重現昔日輝煌。
其實這個結局的話,可能很多人會嘲諷李妙星的聰明。不過,其實李妙星這麽做也無可厚非。畢竟當時的“老幹媽”已經在騷動了。
其實之前“老幹媽”辣醬之所以有如此優異的銷售成績,是因為當時的市場基本上都是非常單壹的辣醬,沒有壹家有“老幹媽”辣醬這麽多種口味。因此,憑借自己獨特的口味,自然就搶占了最初的市場。然而,自21世紀初以來,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美味菜肴,其中最著名的是彭勝牌橄欖蔬菜。所以,當很多特色菜逐漸出現在中國的市場上時,老幹媽的收入卻在逐年下降。
另外,21世紀科技飛速發展,很多辣醬都在網上賣,中國龐大的網民獲利頗豐。但是,“老幹媽”們總是堅持線下銷售,忽略了如今的消費主力已經不再是老壹輩,而是年輕人,而對於年輕人來說,他們其實更喜歡網上購物。所以李妙星可能是在尋找壹個突破口,壹舉扭轉“老幹媽”在市場上的劣勢,但從後來的發展來看,李妙星的初心是好的,但似乎找錯了方向。
“老幹媽”辣醬在陶華碧重新崛起後,重新獲得了巨額利潤,重回巔峰。其實也不能完全說明傳統口味的“老幹媽”辣醬比今天的下壹餐好吃。畢竟可能會有壹些年輕人,甚至壹些老壹輩,只是為了找回曾經的感情,而不是為了“老幹媽”的傳統味道。就像現在的網絡名人燈泡糖,之所以銷量好,可能很大壹部分可能是為了90後重溫童年的記憶和感受。畢竟沒有感情的支撐,所謂的燈泡糖在很多不知情的人眼裏可能只是壹個橘子味的燈泡棒棒糖。
但是,其實對於商品來說,單純靠感覺是很難走遠的。畢竟所謂的感情只能依靠特定的壹代人,無論是哪壹代人,最終都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壹個商品要想保留自己的品牌,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而不是像李妙星那樣直接換掉最重要的配料,打破整個辣醬原有的配方和原味,最終得不償失。當然,商品的繼承不能像陶華碧那樣僅僅使用原始公式。畢竟每壹代人的口味其實都不壹樣。不能拘泥於壹兩代人的口味,要根據不同時代年輕人的口味做出不同的改變。畢竟,如果不是陶華碧在上世紀80年代創新了當時主流辣醬的獨特口味,怎麽可能有經久不衰幾十年的“老幹媽”品牌呢?
總之,雖然李妙星要為老幹媽2014的銷量下滑負很大責任,但我們不能否認,這個年輕的“掌門人”有壹個非常正確的出發點。壹個品牌其實是需要創新的,這樣才能真正打破老幹媽的困局,讓老幹媽的品牌永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