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豌豆黃是用什麽豌豆做的?

豌豆黃是用什麽豌豆做的?

青豌豆不能做成豌豆黃。

豆黃是由白豌豆或黃豌豆做成的。北京的豌豆黃分宮廷和民間兩種。

(壹)清代的豌豆黃

介紹

“細豌豆黃”是在民間紅棗粗豌豆黃的基礎上改良而成。

生產方法

1.用上好的白豌豆,略磨去皮,冷水浸泡3次。

2.用銅鍋燒水(不允許用鐵鍋)。將去皮的豌豆放入鍋中,加入堿,將豌豆煮成粥,然後將原湯加入筐中,將白糖加入鍋中,煎30分鐘。火候要掌握好,不能太嫩也不能太熱。太年輕凝固成塊,太老凝固會有裂紋。

3.在煎的過程中,需要隨時用木板撈起來做實驗。比如豆瓣醬慢慢往下滴,滴下的豆瓣醬並沒有立即和鍋裏的豆瓣醬融合,而是逐漸形成壹堆,再逐漸和鍋裏的豆瓣醬融合(俗稱碎堆),這樣就可以把鍋拿出來了。

4.把鍋裏的豆瓣醬倒入白口鐵模裏,用光滑的紙巾蓋好防止裂開,清洗幹凈。冷卻後會變成豌豆黃。

(1)“民間粗豌豆黃”是將白豌豆去皮,用豌豆兩倍的水燉,然後用糖炒,再與石膏水、熟棗混合,放入大砂鍋中,冷卻成塊狀,扣出,切成像切糕壹樣的菱形塊,放上小塊的金餅作裝飾,壹般放在蓋著濕藍布的獨輪車上出售。

(3)自制豌豆黃(參考重量:1小盒)

材料:去皮幹豌豆150g,細糖65g,水適量。

生產流程:

1,豌豆黃的成分很簡單,但是因為豌豆皮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成品的口感,所以要選擇如圖所示的去皮的黃色幹豌豆。如果買帶皮的豌豆,泡好後要壹個壹個剝,很麻煩。(註:黃豌豆不是黃豆!)

2.用水將幹豌豆洗幾次。洗凈後,加入3-4倍的水,浸泡3-4小時,直至完全浸泡。也可以放冰箱裏泡壹夜。

3.將泡好的豌豆連同足量的水壹起倒入鍋中,大火燒開後,再用小火加蓋20分鐘左右(豌豆熟了容易跳鍋,加蓋時最好留個大空隙,以免溢出跳進鍋裏)。

4.煮到豌豆可以用小勺輕松碾碎,就熟了。

5.將煮好的豌豆和開水、細砂糖壹起倒入食品加工機中,搗成豌豆醬。(加水量可根據需要確定。水多的話,搗碎的豌豆會比較稀,不會粘在攪拌杯上,所以會比較容易打,但是後面炒的時間會比較長。)

6.將搗碎的豌豆倒入鍋中。如果倒完後攪拌杯中還有殘留的豌豆醬,可以在攪拌杯中加入少許水,搖勻後倒入鍋中。大火煮開豌豆醬後,轉小火繼續翻炒。

7.翻炒至豌豆糊變稠。用鏟子將豌豆醬攪起後,豌豆醬以如圖所示的狀態大塊滴落。滴完後不會馬上和鍋裏的豌豆醬融為壹體,仍然保持壹定的形狀,然後會慢慢和鍋裏的豌豆醬融為壹體。炸到這種程度馬上關火。

8.將炒好的豌豆泥倒入保鮮盒(步驟圖中用的是容量為1000ml的保鮮盒),用勺背盡量抹平表面。蓋上保鮮盒,放入冰箱冷藏4小時,直至完全凝固,成型成片。食用前倒出,切成小塊(豌豆黃凝固後不會粘在保鮮盒上,保鮮盒內無需刷油或采取其他防粘措施)。

小貼士:

1.去皮的幹豌豆在超市可能很少見。我剝的豌豆是在我家附近的農貿市場買的。妳應該能在農貿市場找到賣雜糧的地方。

2.豌豆黃產品的賣相和口感與豌豆糊的油炸程度密切相關。如果豌豆醬炒的太幹,冷卻後表面會開裂;炒的太濕,放涼後太軟不成形,口感太濕太軟。所以壹定要煎到合適的程度。

3.以前人們做豌豆黃,工藝可以概括為“泡、煮、篩、炒”。將豌豆泡軟,去皮,煮熟,用籃子仔細篩選,然後油炸至粘稠。我們在家裏做,直接用去皮的豌豆,用食品加工機搗碎,就能做出細膩的豌豆黃,省去了去皮和過篩這兩個繁瑣的步驟。

4.豌豆黃不能長時間保存。最好冷藏保存,24小時內食用,以免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