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增多、公交票價上漲、同性同居成為英國最突出的社會問題。英國政府近日發布的《2007年社會趨勢報告》展示了英國民眾的最新生活狀況,其中透露出的壹些現象相當令人震驚。
報告發現,現在有近四分之壹的英國兒童生活在單親家庭中。這壹發現也帶有種族特征——在加勒比海黑人家庭中,48%的兒童與單親生活在壹起,而在印度家庭中,這壹比例為10%。
調查報告發現,目前,近四分之壹的英國兒童生活在單親家庭。這個問題是種族問題。例如,48%來自加勒比海沿岸的黑人移民兒童生活在單親家庭,而來自印度的移民兒童只有65,438+00%生活在單親家庭。
隨著單親家庭數量的增加,家庭數量也在增加。2006年春天,英國有2420萬個家庭,自1971以來增長了30%。在同壹時期,英國的人口僅增長了8%。
隨著單親家庭的增加,英國家庭的總數也在增加。2006年春,英國* * *有2420萬戶,比1971高出30%。在此期間,英國人口僅增長了8%。
更多的家庭意味著更多的垃圾——但至少英國人越來越擅長回收利用。在1996/1997年和2004/2005年之間,英格蘭收集用於回收或堆肥的家庭垃圾量增加了三倍。
家庭數量的增加意味著生活垃圾的增加,但英國的資源循環利用意識正在增強。在1996/97至2004/05期間,英國回收或轉化為肥料的垃圾數量是以前的三倍。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獨自生活,對小型房產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在英格蘭,從2 006年2月到2005年6月,有兩個臥室的新建住宅的比例從25%上升到42%,取代了有四個或更多臥室的住宅,成為最常見的新建住宅類型。
隨著單身人群的增加,小戶型住房的需求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增長。2001/02到2005/06期間,壹室兩廳的住房需求率從20%上升到42%。這些小戶型的房子取代了4居室以上的大房子,成為了新的熱銷房源。
貧困家庭的孩子患精神疾病的風險更大。在英國,生活在周總收入低於100英鎊的家庭中,18%的男孩和13%的女孩患有精神障礙。
調查顯示,貧困家庭的孩子患有精神疾病。在英國5歲至16歲的兒童中,8%的男孩和13%的女孩在周總收入低於100的家庭中患有精神疾病。
種族背景仍然是影響壹個家庭富裕程度的壹個因素。在英國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家庭中,約86%的兒童屬於可支配收入最低的40%的家庭,而所有兒童中這壹比例為49%。
家庭種族背景仍然是影響家庭經濟狀況的關鍵因素。86%居住在英國的巴基斯坦或孟加拉移民兒童家庭收入較低。
報告發現,英國的孩子在馬路上更安全。英國14歲或以下兒童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為每100,000人中1.3人,是歐洲最低的國家之壹。盧森堡記錄的死亡率最低,每100 000人不到0.1,而波蘭最高,每100 000人3.6。
調查發現,英國兒童在馬路上玩耍時更安全。英國14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百萬分之十三,在歐洲國家中較低。
我們的孩子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聯系。報告稱,在8歲至1歲的兒童中,約有50%擁有自己的手機。
孩子們之間的交流比以前更方便了。8歲到11歲的孩子,有壹半左右有自己的手機。
2005年12月至2006年9月間,英國有15700對同性伴侶關系成立。其中,93%在英格蘭和威爾士,6%在蘇格蘭,1%在北愛爾蘭。
從65438+2005年2月到2006年9月,英國有15700對同性同居者。其中,93%的人居住在英格蘭和威爾士,6%的人居住在蘇格蘭,1%的人居住在北愛爾蘭。
2006年間,英國公共汽車和長途汽車票價驚人地上漲了1997%。
從1997到2006年,英國的公交票價上漲了168%。
《社會趨勢報告》還發現,英國從未像現在這樣成為壹個更具吸引力的度假目的地。12個月內有3000萬海外居民訪問了英國,創下新高。上壹次高峰是在1998,訪問量2570萬。
《2007年社會趨勢報告》也指出,英國從未如此受到外國遊客的關註。2006年,英國迎來了3000萬外國遊客,創歷史新高。上壹次旅遊高峰是1998,* * *迎來了2570萬遊客。
價格可能在上漲,但精明的購物者正在網上尋找便宜貨。2006年1月至4月,42%的英國16歲及以上的成年人在采訪前的12個月在網上購買過東西。
不斷上漲的物價並沒有影響英國民眾的購物熱情,許多人已經開始在網上購物。從2006年10月到4月,英國16歲以上的人中有42%經歷過網上購物。
然而,在較貧困的家庭中,幾乎沒有可支配的收入來購買易貝。收入分布最低的五分之壹的英國家庭將其收入的19%用於住房、燃料和電力等基本必需品,而收入最高的五分之壹家庭的支出僅為7%。
但是,低收入家庭不能隨便在網上購物。調查顯示,可支配收入排名第五的英國家庭需要花費19%的收入來支付住房、取暖和電力等生活必需品,而可支配收入排名第五的英國家庭在這些方面的花費僅占收入的7%。
英國人的壽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長,但我們生病的時間也越來越多。從1981到2002年,大不列顛男性健康狀況不佳的預期年數從6.4年增加到8.8年,女性從10.1年增加到10.6年。
英國人比以前活得更長了,但他們生病的時間也更長了。1981到2001的統計數據顯示,英國男性患病時間從6.4年增加到8.8年,女性從10.1年增加到10.6年。
倫敦消息:《衛報》援引壹位知名政府健康專家的話說,抑郁癥、焦慮癥和其他形式的精神疾病已經超過失業,成為英國最大的社會問題。
倫敦經濟學院名譽教授萊亞德爵士表示,15%的英國人患有抑郁癥或焦慮癥。從經濟成本來看,英國損失的生產力高達654.38+07億英鎊,約占英國GDP的654.38+0.5%。
根源:英國資本主義的弊端,社會壓力,國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