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呼倫貝爾七日遊旅遊指南

呼倫貝爾七日遊旅遊指南

呼倫貝爾草原是最能體現和代表蒙古草原文化的城市。這裏的旅遊服務業和娛樂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和壯大,為全國觀眾呈現了壹場不壹樣的視覺盛宴。這裏給大家分享壹下呼倫貝爾七日遊攻略。

勞累了壹天,出站時看到了上海新的地鐵廣告。天然白樺林充滿了秋天幹燥金黃的氣息。想想最近朋友們都在刷的秋天,我欠妳壹篇遊記,終於在12月交了。

想看最亮的顏色,想聽最好聽的歌,想做最大方的美食家,十月去呼倫貝爾吧。呼倫貝爾的秋天,特別的清澈,安靜,憂傷。

時間:七天。

地理位置:不僅有呼倫貝爾著名的草原風光,還有呼倫貝爾的森林、河流、濕地、湖泊、山脈。...

風景:紮龍濕地的蘆葦沼澤和丹頂鶴、阿爾山森林公園、新巴爾虎草原的長河落日、滿洲裏的燦爛燈火、黑山的肥馬莊、埃爾貢濕地的五彩斑斕、吳萌石圍的長樺樹、寧靜祥和的邊境口岸、莫爾道嘎的秋天、敖魯古雅部落根河鎮的第壹場雪。

出行方式:11。帶著鄙視鏈回老家→跟團旅行→上路旅行→出境遊第二關——跟團旅行。

為什麽不回老家?因為我想看別的地方的風景;為什麽不開車?算下來整個行程每天要開五六百公裏,我很尷尬;為什麽不離開這個國家?因為窮。

最後壹個問題,為什麽選擇呼倫貝爾?因為人少,十壹期間的西湖是這樣的。

外灘是這樣的

連月牙泉都這樣。

看到這些新聞,妳會無比慶幸自己來到了這個幾乎見不到任何遊客的地方。

預訂

我拖著行李箱從上海趕去趕飛機。降落哈爾濱時是晚上12: 30。哈爾濱機場離城市很遠。出租車司機看我沒吃飯,就很熱情地拿出蘇打餅幹和我分享。他對這座城市有好感+1。

參加旅行團最大的好處肯定是省心。呼倫貝爾之行最幸運的是加入了壹個相對不錯的旅行團。從住宿到旅遊,從團友到景點,他都不挑剔。就連第二天最辛苦的阿爾山也對他的入住非常滿意,忍不住為遊俠打電話。

想象壹下,妳很灑脫,每天跑五六百公裏到壹個陌生的環境。壹邊做景點攻略,壹邊找舒適的住處,會浪費很多精力。不如帶它出去探索陌生環境的美好,探索當地的美食,坐下來和當地人聊聊天。

Day1哈爾濱-紮龍濕地-紮蘭屯紮龍濕地以丹頂鶴聞名。丹頂鶴夏天駐紮在紮龍濕地,冬天從紮龍濕地飛到鹽城,在那裏過冬,第二年再飛回來。紮龍濕地位於齊齊哈爾市附近。在酒店吃完早餐,我們從哈爾濱出發,經過大慶,已經可以看到路兩邊壹望無際的草原/沼澤。藍天白雲陽光明媚,蝌蚪機上下移動,不換上節日的心情,對不起好天氣。

大興安嶺的秋天來得很早。十壹國慶期間,已是深秋。先感受壹下紮龍濕地藍天白雲倒映的幹爽秋聲。

(此圖來自同道群成員,未找到出處,已刪除。)

目前世界上僅有2000只左右的丹頂鶴,紮龍濕地有346只。可惜野生丹頂鶴已經在10月飛到鹽城過冬,只能看到人工飼養的丹頂鶴。

紮龍濕地每兩個小時會有壹場鶴類表演,主要是訓練丹頂鶴的飛行能力。我只是隨便看了壹眼,但是當壹群丹頂鶴展開翅膀,盤旋九天的時候,它們的心裏還是萌發了壹種開放感。

此時我腦海中的BGM竟然是樸大師的藍蓮花:妳的生活天馬行空,妳的內心無憂無慮。

(圖片由馮師傅供稿,感謝壹路拍下的美景)

紮龍濕地雖然以丹頂鶴聞名,但我更愛的是秋天那壹望無際的蘆葦。據說這裏有北方最大的濕地。

當水遇到光,金色的蘆葦在風中沙沙作響,卻在陽光下閃閃發光。世界廣闊,只剩下壹個人。路的兩邊,都是蘆葦。雲飛行中有風。在紮龍濕地,人真的可以站成壹根思考的蘆葦。

蘆葦蕩裏風特別大,壹定要穿防風保暖的衣服。11號呼倫貝爾已經很冷了。除了穿厚衣服,準備帽子和手套,鞋子壹定要舒適保暖。不要問我為什麽。我盯著只穿了壹雙樂福鞋的馬丁靴和雪地靴的眼睛會告訴妳答案。

晚上住在紮蘭屯,因為白天太冷了,特別想吃熱的東西。這群人決定喝羊雜湯。

推薦春強正宗羊肉湯(/shop/9514014)。店主超良心,壹份48元的羊雜湯,可以無限續湯,羊雜碎,壹點都不差。羊肉湯鮮嫩,味道剛剛好。如果能加點土豆,應該會更暖更糯。

Day2紮蘭屯-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開始洗眼,從紮蘭屯出發前往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

壹路穿過白樺林和落葉松林重疊的秋色。白樺如雪,松樹金黃,挺立在山川平原,自有其獨特的風格,美似脫俗。

(這樣的風景我已經走過壹整天了)

這是這次旅行拍的最滿意的照片。路邊簡陋的廁所門口,壹個閉目享受秋風秋葉的王,身後站著壹片金色的海洋。這才是秋天應該有的樣子。

下午1左右到達阿爾山,山上真的很冷,冬天比其他地方來得早。好在阿爾山今冬的第壹場雪前天剛剛落下,雪中的阿爾山別有壹番風味;可惜松針已經差不多到頭了,到處都是暗黃色,不是路上那種鮮艷濃烈的金黃色。

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大興安嶺西側,屬於火山熔巖地貌。由於火山爆發、熔巖堵塞和水流切割,形成了壹系列鑲嵌的截錐形火山和熔巖湖。

阿爾山景區門票有效期48小時,含門票和內部景區大巴。開車的話可以申請帶車進來。因為景區太大,而且景區末班車是下午4點,如果開車去阿爾山,強烈建議坐車入園,會少走很多路,更自由。

(阿爾山景區地圖)

阿爾山有兩個主要入口,柴河和阿爾山。我們從柴河進入,當天去了大峽谷、駝峰嶺天池、杜鵑湖。

大峽谷屬於火山熔巖斷裂帶。峽谷內遍布深色火山巖,冬天白雪皚皚。景區封閉了通往峽谷的樓梯,只能從山頂俯瞰。有點遺憾。好在林中初雪,踩著厚厚的松針,聽著今冬第壹場雪嘎吱嘎吱的聲音,看著殘存松針溫柔的陽光,別有壹番風味。

本想借此機會拍壹張很酷的航拍照片,但是風太大了,第壹次飛行就折斷了馬維奇的壹只胳膊,以至於後來看到埃爾貢河的大s彎只能哭。友情提醒,航拍有風險,偽裝時壹定要小心。

(這裏假裝有航拍)

駝峰嶺天池是火山口積水形成的高湖。山的上方有壹圈被樹木環繞的深潭。因為陽光照射的方向不同,所以有不同的藍寶石光澤,獨樹壹幟,獨樹壹幟,只覺得美。

嚴道說,駝峰嶺的天池比阿爾山的天池好,但在他們東北人看來,兩個都是大水泡,所以如果妳看過白頭山的天池,就不必對阿爾山的天池有太大的期待。

這壹天的最後壹站是相約杜甫湖。杜甫湖最美的時候應該是二三月份。漫山遍野都是杜鵑花,壹場雪下,白雪映紅了滿山的杜鵑花。十月只能看到光禿禿的杜鵑花,其余的只能想象。

我無法形容杜鵑湖的夕陽,但我看到壹輪夕陽在水中蔓延,半條河簌簌作響,半條河紅彤彤的。回頭看對面,新月已經升起,真的很可愛。此行每壹次日落都給人強烈的灼燒感。

在阿爾山興安服務區蘭亭山莊過夜。山裏的住宿環境不好。這個家庭還是比較好的,至少幹凈整潔,床下有電熱毯,房間裏足夠溫暖。晚飯,我特意嘗了壹個當地的特色菜。螞蟻炒雞蛋。螞蟻嘗起來有點酸。據說它們可以治療風濕病和關節炎。煎蛋略小。雖然看起來很重,但是真的沒什麽感覺。

第3天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新巴爾虎大草原——滿洲裏清晨起床,窗上有壹層厚厚的水珠。打開門,空氣幹冷,門口的早餐攤熱氣騰騰。如果能在山裏這樣生活幾天,應該會特別舒服,特別開放。由於時間問題,我們沒有遊覽完阿爾山的所有景點。今天我們去了石塘林、三潭峽和烏蘇浪子湖。

阿爾山石塘森林是第四紀火山噴發留下的遺跡,是火山噴發後巖漿流動形成的。放眼望去,黑色的石頭像時光折疊,訴說著古老的故事。留戀過去,懷念過去,也是壹種大觀。

如果說石塘林是硬朗的,三潭峽顯然要柔軟得多,因為哈拉哈河從這裏流過。三潭峽最好的秋季應該是9月中旬。那時,樹葉的顏色迸發出蓬勃的秋色,黃、白、紅、綠交織在壹起,真是賞心悅目。

“十壹五”期間,大部分的樹和葉子都掉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枝。山上覆蓋著壹層薄雪,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雪後天氣晴朗,適合放松。

從三潭峽出發,往阿爾山市方向,經過烏蘇浪子湖,視野豁然開闊。這是大興安嶺林區少有的大型開放水域,不需要門票,所以突然出現,很符合這個地方的名字。做壹個浪子,灑脫壹點就好了。我查了壹下烏蘇浪子湖的來歷。據說乾隆年間草原發生了旱災。當時,成吉思汗的壹個後裔家庭生了壹個兒子。因為渴望水,他們給孩子取名烏蘇(蒙古語水的意思),希望他能給草原帶來繁榮。小烏蘇剛懂事的時候壹直喜歡玩,直到二十多歲才開始拒絕放牧和工作。

人們稱他為“烏蘇浪子”,因為他做什麽都不對。有壹年,草原發生旱災,烏蘇千辛萬苦尋找水源。牧民們把水源烏蘇浪子湖和湖水流經的溪流形成的湖泊稱為烏蘭江。聽起來像是浪子回頭的故事。

離開烏蘇浪子湖,阿爾山就要告別了。路過阿爾山火車站,據說只有兩排座位那麽小但是很美,從網上找了壹張圖給妳感受壹下因為只能跟團遠遠的看壹眼。

從阿爾山市出發,直奔滿洲裏,下午壹路開車。兩邊是壹望無際的開闊草原。走在其中,頗有大路在望的感覺。

道路兩旁,草卷慵懶地漫步在草原上,隨處可見。這次旅行最開心也最遺憾的是,我不能坐在這些草卷下聞草香。

走過新巴爾胡草原,被堵在夕陽下,打開車門,外面是凝日元的長河。

因為這兩天壹直在自然環境中穿行,日落之後,兩邊的草原趨於昏暗,行程趨於枯燥。突然、猛烈、毫無防備地被壹道強光擊中,就像在沙漠裏走了很久突然看到海市蜃樓壹樣。滿洲裏就是這樣壹座城市。當地有句話叫“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如滿洲裏亮”,仿佛我穿過了茫茫的森林和壹望無際的草原,才看到了這座燈火通明的城市。

(滿洲裏地標——陶瓦廣場)

作為壹個陸路口岸城市,滿洲裏的建築是典型的俄羅斯風格,大大小小的街道和店鋪都用漢蒙俄三種文字標註。我拍了壹個全是俄語的廣告,看不出來是中國邊城的,還挺有意思的。

滿洲裏最著名的是俄羅斯食品和燒烤。Loubry西餐廳以俄羅斯食物聞名,但那天排隊的人太多,所以我放棄了。選了壹家當地比較有名的燒烤店,孟祥遠燒烤(/shop/67070620),羊排油滋滋的,但是壹點也不油膩,大口吃肉特別滿足。燒烤很好吃,壹定要註意點單量。

第四天滿洲裏-埃爾貢-黑山頭滿洲裏以國門景區和陶瓦廣場聞名。國門景區我不感興趣,屬於純打卡的景區。登上國門,俯瞰俄羅斯小鎮貝加爾湖,看到隆隆的火車穿過國門,駛向西伯利亞,對這座邊陲小城又有了另壹番感受。

站在國門前的廣場上,看到遠處壹座孤零零的小房子,馮師傅拍的很清楚。

國門景區有中俄免稅貿易區,是中國唯壹的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區。我想看看裏面繁榮的貿易,因為我必須申請邊境通行證,我跟團的時間真的很有限,所以我只在門口看了壹眼。免稅貿易區類似於超市,來來往往的人買很多吃的回去,彌漫著類似過年過節的購物氛圍。

離開滿洲裏,往黑山頭走,壹路沿著邊境走。埃爾貢河在草原上時隱時現。我不時能看到邊境崗亭和蒙古部落的營地。我騎的馬有點調皮,總喜歡看它的小夥伴壹眼,甚至第壹眼就很驚訝。騎在馬上,我蹣跚著來到黑山的高處,俯瞰根河濕地和埃爾貢河的交匯處,這裏曾是成吉思汗弟弟哈薩爾的封地。當初蒙古在世界上的軍事自豪感突然湧上心頭。

晚上,我呆在埃爾貢,那天正好是中秋節,小城的月亮特別冷,特別圓。要鄭重推薦這家火鍋店,百味鮮銅火鍋(/shop/75098000),他們的獎品掛得滿墻都是。草原的羊肉牛肉都很嫩很細膩,入口各有風味。店家給的重量很實在。壹盤羊肉疊了四層,最後人均不到50,吃貨絕對滿意。

第5天埃爾貢濕地-恩赫-石圍對於埃爾貢河,我是癡迷的。河水蜿蜒,野花橫草原,湖面雲霧繚繞。這就是呼倫貝爾草原很遠的地方。

(埃爾貢河大s彎官方照片,9月份是這樣的)

埃爾貢濕地遼闊而生機勃勃,深秋的它被濃郁的色彩包裹著。因為晚了半個月,樹的顏色已經開始褪色,漸漸顯黃。此時光禿禿的白樺樹格外顯眼,自有仙氣。走在樺樹掩映的木臺階上,同行的朋友們用音響播放著樸大師的白樺樹,簡直自然。其意沈郁,山川寂寥。日月星辰皎潔,明河在天,樹間無聲。

聽白樺林,能看出小音箱藏在哪裏嗎?)

清晨告別埃爾貢,驅車前往吳萌石圍,途經恩、俄民族村寨。只是壹頓飯而已,下車做的第壹件事自然和吃有關。這個肥肥的羊肉串的味道是我這壹年來吃過最好吃的羊肉串,就在這個小鎮的路邊攤上。要做出好吃的羊肉串,首先羊肉要好吃,串在肥瘦之間的鐵簽上;其次要烹飪得當,得益於烤串大叔對炭火和羊肉相互作用的敏銳感覺;再次,要適當調味,羊肉要提前適當腌制。最後壹把孜然給了壹把羊肉串獨特的生命力。

嗯,最美的是各種木刻。我們只是在中午太陽剛剛好的時候在馬路上溜達,到處都是這樣明亮的小房子。偶爾有壹只狗出來。以前日子過得很慢,郵件也很慢,我們就悠閑地散步,蕩秋千,日子就這樣靜靜地過去了。我時而渴望熱鬧,渴望喧囂,渴望火海,渴望恍惚,時而渴望寧靜,分明是朗朗坦蕩,恩赫鎮是後者。

石圍是蒙古族的發源地。冬天的白樺林很美,強烈建議在這裏多待壹段時間。有著自身靈性的白樺林讓任何照片都有故事感。這棵孤獨寫意的白樺樹昂起三尺頭,仿佛能聽到他們與仙人的對話。

走過這片白樺林,想知道誰和誰會有怎樣的故事。

今晚的目的地是另壹個邊城——石圍。石維原本是壹個部落,和契丹是遊牧民族。現在是邊城,融合了自己民族的特點和俄羅斯邊境的特點,有自己蓬勃的文藝氣息。埃爾貢河把石偉和俄國分開了。石圍公園有壹座連接俄羅斯的橋,以橋的中心為界。壹半屬於中國,壹半屬於俄羅斯。可惜我們去的有點晚,沒能參觀大橋。晚上住在有地方特色的木塊裏,房間裏有淡淡的木頭味,特別舒緩。

(我們住在木克仁,店名是“遊俠之家”)

這個Mukereng提供免費的自行車騎著穿過城鎮。鎮上有壹家Ollia Leba House (/shop/92558558)。這裏的樂吧是蓬松的,很像面包,不像哈爾濱的樂吧是實心的。老板說他們自己擠奶做樂吧,趁熱嘗嘗。奶味超級醇厚,外酥裏嫩。我想留在這裏。作為壹個吃貨,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吃到藍莓冰淇淋。大興安嶺是我國藍莓的主產區。當地人喜歡用自家奶牛擠的奶做雪糕,用大興安嶺的天然藍莓做果醬澆在雪糕上。如果夏天過來,壹定要嘗嘗。據說味道很濃,醇厚甘甜,嘗不到很可惜。

(石圍鎮的夜晚)

晚上在畫室裏找了壹堆篝火,草原上的月光特別清澈。壹堆人圍著篝火快樂地載歌載舞。當他們嗜酒如命的時候,來了壹瓶俄羅斯老米勒。有火有酒有歌舞,是紅塵的陪伴。

第6天石圩-莫爾道嘎-德爾普爾-根河石圩寒冷的早晨,是家鄉冬天的感覺。掙紮著爬下床,窗外全是濕漉漉的水汽,站在我家院子裏,倒吸了壹口冷氣,遠處卻是煙霧籠的冷山,山上有壹層層的金黃和白色。在迷蒙的雲霧中,我有壹種熟悉的親切感和風景寫生的美感。

由於當地道路狹窄,大車無法進入,我們換了出租車,在莫爾多加森林邊緣行進。穿過泥濘的村道,走到邊境妳會豁然開朗。埃爾貢河蜿蜒流過,爬到最近的山上,獨立於寒冷和秋天。

界碑輝煌,對面草地沙沙作響,壹覽無余。當妳走到埃爾貢河北面時,妳會突然覺得毛澤東就在橘子洲。莫爾道加森林覆蓋率高達93.3%,保存著中國寒溫帶最後壹處明亮的針葉林原始森林景觀。在深山裏,莫爾道加的森林有點潮濕泥濘,落葉松厚厚的松針上蓋了壹層。風景是冷的,樹葉是暖的。天氣有點陰,沒有藍天白雲,只有冷面美女。北國的秋天在這裏展現的淋漓盡致。

壹個小鎮的中午,壹下車就看到了鹵菜(/shop/67311594),急切的跑進去要了燉雞香菇。天冷了,七八個人圍在火爐邊取暖,看著大鐵鍋裏的香味壹點壹點的冒出來,浸潤整個人,身體在食物的召喚中慢慢蘇醒。我吃過很多泡面燉蘑菇,但是第壹次吃到這麽正經地道的雞燉蘑菇(壹個沒經驗的吃貨)。把雞塊和白菜粉條壹起放在大鐵鍋裏,倒上湯,放在蒸籠裏,籠蒸花卷,等個二三十分鐘,再等熱飯。當地人特別喜歡吃豆包。大約有二十個粘粘的豆包。我只想嘗壹嘗。老板爽快地又給我蒸了兩個粘粘的豆包,吃起來粘粘的,沾著糖,像小時候吃剛蒸好的小籠包蘸著糖吃的記憶。

吃完午飯,我壹路去了根河。莫爾道加森林白雪皚皚,白色與黃色相互重疊,黃漫森林雲霧繚繞,引得壹群人壹路驚呼。

下雪天更適合吃火鍋。當晚發現了壹家冰煮羊肉火鍋,這是壹種新鮮的火鍋吃法。鍋底結著冰,鮮嫩的羊肉塊堆在冰上。火鍋加熱後,冰塊很快融化。也許是因為熱脹冷縮的原理,羊肉很好吃的時候會繃緊,後續加熱後又會漲起來,所以這種肉吃起來很滑很好吃。挺新鮮的。

第7天奧盧古雅-金帳汗-海拉爾的最後壹天轉眼間就到了。早起去奧盧古雅。敖魯古雅是鹿部落鄂溫克族的聚居地。這裏的人們300多年前從西伯利亞的勒拿河流域遷徙到埃爾貢河流域,壹直生活在大興安嶺的寒密林中,靠狩獵和飼養馴鹿為生。他們相信薩滿。

祭拜樹神,用樺樹的樹枝和樹皮做壹個尖頭掃帚住進去。推薦讀遲子建的《埃爾貢右岸》。

因為下雪,這壹片特別夢幻。這裏的憨麅子都是圈養的,它們豎著耳朵的樣子是個謎。

馴鹿沒有圍起來,可以開心地和它們合影,用各種方式餵它們。

小松鼠喜歡隨意亂跑。當然,他們不怕人。

從奧盧古雅,壹路雪色漸淡,草原開始變得遼闊。金幕汗是壹個比較成熟的草原景區。這裏可以看到被老舍稱為“天下第壹曲水”的磨子格勒河。站在高處,可以看到它順流而下,逆流而上,往往會折返,迂回曲折,九彎壹環。

金出來後,開車去了海拉爾,呼倫貝爾之行就此結束。

我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壹片草原,也正是這片草原,吸引著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大的世界。“我父親曾經描述過草原的芬芳,讓他在天涯海角都無法忘記。我母親總是喜歡描述那條奔流在我遙遠的蒙古高原上的大河。現在我終於看到了遼闊的土地,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淚如雨下,河水在唱著祖先的祝福,祝福著流浪的孩子,尋找著回家的路。”人生如逆旅,我也是行人,世間無盡,是紅塵。

這篇遊記拖了壹個月,終於完成了。雖然會漸漸長大,但我會因為對浪的熱愛,把我去過的地方,吃過的美食,遇到的人,壹個個寫下來,最終我會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