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清淡的美食四字成語

清淡的美食四字成語

1. 寫20個關於美食的四字成語

1.尺頰生香:吃過美味之後,牙齒和兩頰逐漸感覺到香甜的味道。比喻言辭、詩文意味深長,令人回味。

2.齒甘乘肥:食美味,騎駿馬。形容生活豪奢。

3.大烹五鼎:烹:燒煮。古代祭禮,後用以指吃特別美味的飯食。形容生活奢華。

4.肥醲甘脆:醲:指酒性濃烈;甘脆:美味。味美的食物。泛指美好的酒食。

5.焚香列鼎:焚:燃燒,點燃;列:排列。點起名貴的香,擺滿很多的美味佳肴。形容生活闊氣和講究排場。

6.豐衣美食:豐厚的衣服,美味的食品。

7.鳳髓龍肝:比喻珍奇美味。

8.甘旨肥濃:泛指佳肴美味。

9.膏梁子弟:膏:肥肉;梁:細糧;膏梁:泛指美味的飯菜。舊時指官僚、地主、有錢人家的子弟。

10.海錯江瑤:海錯:指海產品種類繁多,後用以指海味;江瑤:蚌屬,肉不能食,但前後兩柱味美,俗稱“江瑤柱”。泛指美味佳肴。

11.嘉肴美饌:肴:做熟的魚肉等;饌:飲食。美味的飯菜美食。

12.嘉肴旨酒:旨酒:美酒。指美味的酒食。

13.見彈求鸮炙:彈:彈丸;鸮:貓頭鷹;炙:烤肉。看到彈丸,就想得到吃到美味的烤鸮肉。比喻過早估計實效。

14.金齏玉鲙:古代吳郡制作的壹種美味食品,用細切的鮮鱸魚和菇菜攔以調料曬制而成,鱸魚鮮白如玉,菇菜嫩黃如金,因而得名。泛指美味佳肴。

15.膾炙人口:膾:切細的肉;炙:烤熟的肉。膾和炙都是人們愛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愛吃。比喻好的詩文受到人們和稱贊和傳訟。

16.山膚水豢:本指山上水中出產的美味食物。後泛稱美味。

17.山珍海味:山野和海裏出產的各種珍貴食品。泛指豐富的菜肴。 出處:唐·韋應物《長安道詩》:“山珍海錯棄藩籬,烹犢羊羔如折葵。”

18.食魚遇鯖:比喻調換口味,使不單調。鯖,魚肉合燒的美味。

19.食指大動: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預兆,後形容看到有好吃的東西而貪婪的樣子。

20.殊滋異味:奇異的滋味。指美味佳肴。

擴展資料:

美食的句子:

1、山暖已無梅可折,江清獨有蟹堪持。

2、白菜青鹽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

3、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

4、大望潮肉質肥美,紅燒後口味醇厚鮮甜。

5、特別好吃的海螺!肉質很緊韌潤,鮮美!

6、東門買彘骨,醢醬點橙薤。蒸雞最知名,美不數魚鱉。

7、鮮鯽食絲膾,香芹碧澗羹;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

8、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9、品位美食,而不是品位菜單,燒壹鍋好菜,也絕不是燒錢。

10、椒鹽皮皮蝦味道濃郁,香飄四溢,外表幹燥酥脆,白裏透紅。

2. 形容美味的四字成語

八珍玉食、垂涎欲滴、垂涎三尺、津津有味、膾炙人口、三牲五鼎、食指大動、五味俱全、秀色可餐、山珍海味

壹、八珍玉食

解釋:泛指精美的肴饌。

出自: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萬語對生意。”

譯文:“精美的肴饌邀請妳吃飯,千言萬對回答生意。”

二、垂涎欲滴

解釋:涎:口水。饞得連口水都要滴下來了。形容十分貪婪的樣子。

出自:鄒韜奮《經歷·貧民窟裏的報館》:“但是在我這樣的壹個窮小子看來,確覺得 這是壹個不小的數目,而且老實說,確也有些垂涎欲滴!”

三、垂涎三尺

解釋:涎:口水。口水掛下三尺長。形容極其貪婪的樣子。也形容非常眼熱。

出自:現代老舍《趙子曰》第三章:“對面坐著壹個垂涎三尺的小黑白花狗,擠眉弄眼的希望吃些白薯須子和皮。”

四、津津有味

解釋:津津:興趣濃厚的樣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談得很有興趣。

出自:楊沫《青春之歌》第壹部第十二章:“話是這樣說,可是談起理論,許寧還是壹套套地向道靜談得津津有味,頭頭是道。”

五、膾炙人口

解釋:膾:切細的肉;炙:烤熟的肉。膾和炙都是人們愛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愛吃。比喻好的詩文受到人們的稱贊和傳訟。

出自:現代聞壹多《歌與詩》:“壹部膾炙人口的《國風》與《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采部分,便是詩歌合作中最美滿的成績。 ”

3. 描寫小吃美味的四字詞語

描寫小吃美味的四字詞語有垂涎欲滴、垂涎三尺、津津有味、五味俱全、秀色可餐等。

垂涎欲滴 [ chuí xián yù dī ]涎:口水。饞得連口水都要滴下來了。

形容十分貪婪的樣子。唐·柳宗元《招海賈文》:“更笑叠怒;垂涎閃舌兮。”

造句:聽了小楊在外掙大錢的經歷後,小趙確實有些垂涎欲滴了。垂涎三尺 [ chuí xián sān chǐ ]涎:口水。

口水掛下三尺長。形容極其貪婪的樣子。

也形容非常眼熱。唐·柳宗元《三戒》:“臨江之人;畋得麋麂;畜之。

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造句: 帝國主義者對海灣國家的石油早就垂涎三尺了。

津津有味 [ jīn jīn yǒu wèi ]津津:興趣濃厚的樣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談得很有興趣。

明·朱之瑜《朱舜水集·答野節書之十七首》:“佳作愈;讀愈覺津津有味;可見理勝之文;大勝他人詞致美好也。”造句:老師在臺上講得神采飛揚,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

五味俱全 [ wǔ wèi jù quán ]五味:酸甜苦辣鹹的合稱。 形容調味齊全適宜。

《禮記·禮運》:“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為質也。”造句:生活是苦;生活是甜;生活是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

秀色可餐 [ xiù sè kě cān ]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婦女美貌。

後也形容景物秀麗。晉·陸機《日出東南隅行》:“鮮膚壹何潤;秀色若可餐。”

造句:這位姑娘非常漂亮,真可說是秀色可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