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語/圖
“宋入谷口,路上已無人。爬上懸崖,把水帶回小溪。雲從石頭上升起,遊客被花迷住了。久留未盡興,夕陽西下峰。”唐代“詩仙”李白寫了壹首《春遊羅浮潭》的詩,生動地描繪了邯鄲當地景點“羅浮潭”的美麗景色,令人回味無窮。
“魏晉南北朝以前描寫‘羅浮’之美的詩很多,但‘詩仙’李白的詩是目前可以考證的第壹首詩,證實‘羅浮’出自邯鄲。”邯鄲職業技術學院教授、趙文化研究所所長侯京生說。
在歷史上,“羅浮”確實有其原型,也確實存在過。
作為研究邯鄲地方文化的專家,侯京生教授曾做過壹個關於羅敷的專題研究。他認為歷史上的美女“羅敷”確有其原型,是壹個真實存在的人。
侯京生教授告訴我們,樂府最早出自漢樂府中的《采桑子》,宋代被收入樂府詩中。關於羅敷的詩歌有很多,許多相關主題的詩歌都說羅敷的結局不同,但最著名和最有影響的仍然是古詩“尚墨桑”。
羅敷源於古樂府詩《三解桑上陌》。《桑上陌三解》也叫《葛炎·羅芙之旅》。崔豹在《古今筆記》中認為秦人和邯鄲人都有壹個女姓羅父,她是王人的妻子。王仁厚是趙家的人。羅浮在陌上采桑,趙王上臺看了,表示歡迎。由於對酒的渴望,羅浮熟練地彈奏了古箏,這是壹首不言而喻的“桑上莫”之歌,趙王是唯壹停下來的人。
從崔寶的註解中,似乎告訴我們,羅敷無疑應該是壹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她的姓名、家庭背景和丈夫的姓名和職務都解釋得很清楚。“而且從詩中人物的對話和身份來看,《羅浮》確實有其原型。”
邯鄲大學黨委宣傳部長、教授、趙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李廣也認為羅敷確實有原型。李廣教授說,“羅父”作為壹個藝術形象在文學創作中得到了升華,但她可以說是邯鄲美女的“代表”。雖然是壹個平民,但她以熱愛生活、不慕權勢、忠於愛情、剛柔並濟、形神兼備的美好形象征服了歷史。羅敷的美是壹種高貴的美,壹種忠貞的美,是人們追求的最高貴的美。
美女“羅敷”屬於哪個朝代?
崔寶《古今筆記》中的趙王真的是戰國時期的趙王嗎?還是漢朝的趙王?侯京生教授認為真的無法調查。就故事而言,研究者總是追溯到《列女傳》中的“仇虎打妻”等故事。漢代有另壹部樂府《林玉郎》,其主題與此相同,描述了有權有勢的奴隸調戲壹名“胡女”,後者是壹名“乞丐”,遭到“胡女”的嚴厲拒絕。
崔寶生於西晉榆陽(今北京密雲縣西南)。晉惠帝當官的時候,他是太子,也是老師。《古今筆記》是壹本解釋古代和當時各種事物的書。從它的八大分類可以大致了解它的具體內容。論卷:余富壹世,杜毅二世;中卷:音樂三篇,鳥獸四篇,魚蟲五篇;卷二:草木六、雜註七、問答釋文八。
侯京生教授告訴我們,學界有研究者指出,《羅浮》詩中提到的“墜髻”是東漢京城最流行的發式,是對“遊髻”的改良。發髻垂向壹邊,宛如騎士的墜馬,更顯靈動迷人。在中國,女性佩戴耳環作為美容,而耳環作為女性裝飾品始於東漢。羅敷以珍珠為耳環,香菱和子琪為衣服,都是東漢時期的流行服飾。由此推斷,羅敷生活在東漢時期。
在侯京生看來,這種猜測是站不住腳的。根據考古資料,穿耳習俗最晚形成於夏商周之前。紅山文化有玉蛇耳環,說耳環起源於東漢。也有人認為耳環在宋元時期成為壹種普遍趨勢,並受到遼代的影響。因此,僅從羅敷的發型和配飾來判斷他的生活年齡是很牽強的。
生活在西晉時期的崔豹,無疑與羅敷所處的時代更為接近,最早的關於羅敷的詩歌創作仍始於南北朝時期。侯京生教授根據古詩中羅敷的華麗服飾,認為作為趙國的女子,她的壹生只能在漢室戰亂的繁華都市邯鄲度過。
羅父的家鄉在邯鄲嗎?
侯京生教授表示,關於羅敷的原型定位,學術界存在壹定爭議。壹些詩歌提到羅浮住在“渭水”旁邊,這應該是陜西省Xi安壹帶,陜西省華陰市還有壹個鎮叫“羅浮鎮”。然而,在歷代筆記中,羅敷通常被視為趙國的女子,居住在趙國首都邯鄲,即現在的邯鄲市邯鄲縣三良鄉江瑤村。
據侯京生教授考證,《樂府詩集》中有《尚墨桑》、《葛炎行》和《采桑子》等45首古詩沒有明確記載樂府的位置。除了崔寶的《古今筆記》外,還有壹些詩歌明確指出羅敷來自邯鄲和南北朝時期的南梁。沈約的《日出東南角》與叢臺聯系在壹起,所謂“邯鄲,旭日,照我叢臺”也完成了從史學到文學的意象轉換。
邯鄲當地著名景點羅浮湖也證明了羅浮是邯鄲人。羅浮湖位於古石龍旅遊區龍興寺西南,原名臥龍湖,沿灘有許多石頭。據當地傳說,古代美女秦洛甫不畏強暴,投池殉葬。為紀念羅浮,村民將“臥龍湖”改為羅浮湖。據《邯鄲縣誌》記載:“相傳夏季每有白氣始於池,達於天,久而久之,如龍吸水”。
李廣教授表示,明代文獻中有明確的“羅浮湖”地理位置記錄,羅浮傳說在當地廣為流傳。古代邯鄲地區氣候溫暖濕潤,非常適合種植桑樹和飼養蠶。資料顯示,在20世紀60年代之前,當地大片的桑樹林仍隨處可見,羅福的職業是“采桑姑娘”,這表明邯鄲市自古以來就符合當地的歷史傳承和自然環境。
在唐代“詩仙”李白的詩中,也清楚地遊覽了邯鄲的“羅浮池”。侯京生教授認為,雖然《訪羅浮池》這首詩沒有收錄在李白流傳下來的詩集裏,但李白確實有可能在天寶十壹年(752年)左右旅行,當時他的弟弟在邯鄲擔任縣令。
羅父應該成為邯鄲市的形象大使。
李光教授認為,趙巖自古英雄輩出,邯鄲自古美女輩出。古詩十九首第十二句“東城又高又長”說:“趙巖美女眾多,顏如玉。穿著羅尚的衣服,當家庭清除歌曲。”·乾隆皇帝南巡到邯鄲,寫詩《七古?《邯鄲之行》稱贊道:“邯鄲自古以來就是壹個美麗的地方,求歌、選舞、捏銀箏。“邯鄲市蠶多,蠶月弱陰。”
邯鄲自古以來就是美女之鄉,人傑地靈,美女如雲。羅敷可以說是邯鄲美女的代表。
侯京生教授甚至表示,羅浮應該成為當代邯鄲市的旅遊形象大使。
羅敷不僅是邯鄲地區具有廣泛傳說影響的古代美女形象,也代表著勤勞、忠厚、機智的積極品質。經過南北朝至唐代不斷的文學創作和藝術升華,羅敷更容易得到全國各界的認可。
●相關鏈接:邯鄲縣關於羅浮的傳說很多。據說羅敷出生在邯鄲縣三陵鄉江瑤村。他的祖父秦宜和壹生都是農民,性情忠厚坦率。他的父親秦敏能歌善舞,頗有文化。後來,他參軍並殉國。我母親是附近黃姚村張門的女兒。羅府有三個兄弟姐妹,壹個叫鮑芹,壹個叫秦蓮,壹個叫小英。
10歲時,他的家人被洪水沖走,他搬到了西崗臥龍崗,住在五龍寺西廂房。寺廟裏的壹位尼姑看到了小英的聰明,就收她為弟子,取名為“羅父”。
羅父風華正茂,愛上了鄰村的王人。他們兩人彼此相愛。不久,當邊境處於緊急狀態時,王離開了,並與羅父交換了鋼琴和劍以換取生命。王人成為趙的禦史大夫後,趙對羅敷的美貌垂涎三尺,而羅敷拒絕接受。趙追至黑龍潭時,怒不可遏。為了保護自己的清白,他只能沈入水池中死去。最後升華成壹對蓮花,在世界上留下了名字。這個傳奇以悲慘的悲劇告終。
至今,江瑤村仍有羅浮遺跡,如五龍寺、龍興寺、臥龍坡、龍井、老雲坑、破石橋、羅峰坡、易家池、羅浮湖、羅浮崖、趙王馬場、桑園、趙王寺女亭、李白亭和李白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