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來歷與紀念屈原有關。傳說屈原投江後,洹羅江附近的漁民聞訊立即駕漁舟趕來搶救。為了盡快救到屈原的遺體,大家有的用木板、扁擔作槳片,幾個人劃著壹只船,爭先恐後,沿江而下到洞庭湖,壹直沒有找到。
這裏的人民擔心屈原的遺體被魚吃掉,就用竹簡裝米丟在水裏,讓魚去吃,免得傷害他。東漢初年(公元1世紀),長沙有個叫區回的人,白天睡覺,夢見屈原對他說:“聽說妳要來祭我,我很感謝妳。
可是,每年大家投在水中的祭米都給蛟龍搶吃了。希望妳用楝樹葉把竹筒塞好,外面用五色絲線纏起來,因為蛟龍怕這些東西。”毆回就照他內的話去做。這大概就是五月五日——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包粽子的由來。
因此,每到端午,民間有吃粽子,劃龍船的習俗。
擴展資料:
粽子食用禁忌:
1、粽子不宜冷食,壹定趁熱食。粽子的主料是糯米,支鏈澱粉含量高。糯米加熱後,支鏈澱粉會糊化,有利於被消化酶分解,更易消化;而壹旦冷卻,澱粉會老化回生,分子間凝固加強,不容易被消化。
2、吃粽子時最好能同時喝茶水,幫助吞咽和消化,有節制的食用,壹次少吃壹點,可選擇迷妳粽子。
3、吃粽時應該搭配涼拌青菜、水果沙拉,緩解腸胃不適。
4、粽子要充分加熱,煮熱變軟後才能吃。
5、如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選白米粽,別蘸糖,不要吃得太甜。
百度百科-粽子